央媒看赛罕丨呼和浩特“1+2+X”跨村联建发展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4月25日,央广网首页聚焦我区乡村发展新突破,现将其纳入 “央媒看赛罕”专栏,展现赛罕农业发展活力。
央广网推介
《呼和浩特“1+2+X”跨村联建发展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全文如下
↓↓↓
央广网呼和浩特4月25日消息(记者邵玉琴)4月25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迎来乡村发展新突破——黄合少镇后窑子村、东五十家村、五犋窑村联合组建的跨村联建联合体正式成立。这标志着三个村将告别“单打独斗”的传统发展模式,以“抱团发展”的创新路径,全面推进乡村建设、产业发展和基层治理升级,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全新样板。

呼和浩特市赛罕区黄合少镇跨村联建联合体成立现场(央广网记者 邵玉琴 摄)
后窑子村作为区域农业发展标杆,素有“胡萝卜之乡”美誉。近年来,该村通过土地流转集约化管理,成功盘活1600余亩撂荒土地,打造出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有机胡萝卜产业链。其生产的高品质胡萝卜不仅畅销全国,更出口至日本、韩国及欧洲市场,年产值突破1200万元。随着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后窑子村累计带动周边超百名村民稳定就业,“后窑子村模式”成为呼和浩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闪亮名片。
基于后窑子村的成功经验,在呼和浩特市农牧业局、赛罕区政府的政策支持与黄合少镇的统筹协调下,三村于2025年春耕备耕期间达成合作共识。联合体以“党建引领、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协同发展”为核心理念,有效聚合村党组织力量、政府部门资源及市场主体活力。
成立仪式当天,联合体首届会议顺利召开,会议选举产生首届领导班子,并与银行、物流企业、媒体平台及农业龙头企业等15家单位现场签约。至此,“1+2+X”跨村联建发展模式正式落地——“1”代表核心引领村后窑子村,“2”为协同发展的东五十家村与五犋窑村,“X”则涵盖多元合作主体,通过构建“党建联建、产业联动、资源联享”机制,推动乡村振兴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
来源:央广网
相关文章:
- 和美乡村如画 “颜值”“内涵”齐飞
- 魏琪嘉: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
- 大青山外绿洇天
- 临沂职业学院应急管理学院“安全护航振兴路,青春赋能新农村”践行团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 合肥又“造星”!“海哨二号”万米高空打开探地“彩超”模式
- 富民银行赵卫星:构建科产融生态 探索中小银行普惠服务新路径
- 跨越2400公里,高涞携手探索“媒体+”南北协作
- 产业共兴 推动乡村振兴共富
- 农业农村部黄承伟一行来渭源调研
- 金观平:提升产业链与金融服务融合度
- 华泰证券联合体中标太仓高新控股产业园公募REITs
- 受降水影响 部分道路临时交通管制
- 屏南:青年宣讲队下乡 让理论宣讲“活”起来
- 带领村民解锁“蜂”收密码 |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 呼和浩特:构建“全链条”家庭教育指导体系 为家校社协同育人注入新动能
- 沉浸式非遗街市引爆流量!龙湾版崮安“清明上河图”火出圈
- 全民禁毒宣传月 | 坐热炕头 唠安全嗑 守钱袋子——赛罕区把安全课堂送到村民心坎里
- 高考结束毕业季“学车热”来袭,武汉驾校智慧驾培开启高效新程
- 防作弊,呼和浩特出手了!
- 莱芜区:沃野流金织锦绣,田园画卷入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