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构建“全链条”家庭教育指导体系 为家校社协同育人注入新动能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教育局聚焦家庭成长需求,创新打造“全覆盖、多形态、精准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为家校社协同育人注入新动能。
公益宣传全域覆盖,营造浓厚氛围
如何让科学育儿理念突破时空限制,真正触达每一位家长?呼和浩特市教育局构建“主题宣传+精准推送”服务体系,围绕家长关心的热点问题,精心制作系列主题公益宣传内容,如“超越分数:看见完整生命”“积极沟通:共筑教育支持网”“学习接纳:见证花开的奇迹”等。这些内容既涵盖教育理念革新,又聚焦亲子沟通技巧,直击家庭教育常见误区。这些内容不仅通过学校、社区等线下渠道精准推送至各学段家长,更依托城市商圈、交通枢纽等社会公益大屏,高频次循环展播。科学育儿的核心信息以更鲜活的方式融入市民日常生活,让家庭教育从“纸上谈”变为“身边学”,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支持家庭教育的浓厚氛围。
专业力量深度赋能,服务精准“滴灌”
家庭教育指导,关键在“专业”与“精准”。呼和浩特市教育局构建起“市级统筹+校级联动”的双轨服务体系:市级层面,依托呼市家长学校总校,组建一支专业化家庭教育讲师团,推出“菜单式”服务项目,根据基层学校和社区的实际需求,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精准输送定制化的专业讲座与指导资源。截至目前,累计开展讲座400余场,覆盖家长10万余人次,真正实现“教育服务送到家门口”。
校级层面,全市所有中小学均已建立家长学校,成为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的主阵地。各校结合自身特色,通过持续开展家访、专题讲座、家长会、家庭辅导、家长读书会、家长沙龙等多元形式,将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传递至每一位家长。“以前总觉得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现在参加家长学校的活动才明白,家庭才是孩子的第一课堂。”一位参与过多次活动的家长坦言,此类学习让家庭教育从“凭经验”转向“有方法”。
聚焦关键需求,破解育人难题
针对家庭教育中的“急难愁盼”,呼和浩特市教育局打出“组合拳”,用实际行动回应家长关切。
中考和高考季,家长的焦虑往往成为影响孩子状态的重要因素。今年,呼和浩特市教育局联动多方资源,依托“倾力·成长”“周五家长汇”“心语向阳”等品牌节目,邀请心理专家、一线教师为考生家长开设专题直播,从考前情绪调节到考后志愿填报,从亲子沟通技巧到心态管理方法,用专业指导为家长纾解心结。不少家长表示:“听了专家的讲解,心里踏实多了,知道怎么和孩子一起从容应考。”
为解决教育资源城乡差异问题,今年3月至5月,呼和浩特市家庭教育讲师团近50名专家成员主动下沉一线,赴5个旗县开展“送教下乡”活动。活动内容丰富,聚焦亲子关系构建、高效学习方法指导、青少年心理健康维护等核心领域,累计送课110节,惠及家长1.3万余人、教师2000余人、学生1.3万余人,有力促进区域家庭教育水平的均衡发展。
跨界联动创新,打造“同心圆”心理支持平台
5月16日,呼和浩特市家庭教育领域迎来重要突破——呼和浩特市教育局联合10家部门和单位,依托呼和浩特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共同打造自治区首个心理健康教联体——“同心圆工作站”。该工作站开创性地整合高校科研力量、医院专业资源、社区服务网络等优势,组建起一支专家团队。
自5月19日起,“同心圆工作站”每周面向6—18岁青少年及家长开放公益服务,提供一对一心理咨询、家庭教育指导讲座、亲子互动工作坊等专业服务。“以前遇到孩子叛逆、学习动力不足等问题,只能干着急,现在有了专业团队帮忙,终于知道怎么科学应对了。”一位带孩子来咨询的家长说。这一平台的落地,不仅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筑牢防护网,更让家庭教育从“单打独斗”转向“专业协同”。
下一步,呼和浩特市教育局将围绕学生、家长及家庭需求,持续深化全域宣传、优化家庭教育指导体系、完善课程资源供给、深化“教联体”建设,全方位推动家庭教育工作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台阶。
丨来源:青橙融媒(记者 若谷)
丨编辑:于惠敏
丨校读:魏颖
丨审核:韩舒杨
相关文章:
- 呼和浩特:构建“全链条”家庭教育指导体系 为家校社协同育人注入新动能
- 一键解锁 西安市未央区智慧服务点亮招生季
- 济南高新区东城逸家幼儿园:相信吗,在幼儿园里家长玩得比孩子还要“嗨”
- “家教润心 护航青春”|内蒙古自治区第三期家庭教育指导者专业能力公益培训报名开始啦!
- 沧州一地教育局紧急公告!警惕……
- 防作弊,呼和浩特出手了!
- 北斗导航绘制“丰收图景” 农机驰骋助力“三夏”颗粒尽归仓
- 早教不是越早越好
- 多次立功的烈士之子巴特尔,讲述与死神擦肩而过的经历
- 民乐县财政局多举措开展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宣传工作
- 高考志愿填报服务价格飙升 家长要理性选择
- 考场外反诈“声”入人心 守护考生家庭“钱袋子”
- 学生在“孺子牛志愿服务”中历练成长
- 多地政府、高校密集出手,毕业生就业进入冲刺阶段!
- 中考升学选择更多元!今年新增“综合高中试点学校”
- 日本禁止家长为新生儿取“非常规”姓名
- 百余名文物保护工匠同台竞技 匠心共护丝路遗产
- “智慧中枢” 筑牢生命救援防线 山西消防多措并举构建现代化应急指挥中心
- 汉滨区第一医院举办 “红五月・强技能・保安全” 后勤岗位技能竞赛
- 医疗革命“未来已来”:上海顶级医院里,人工智能已触达服务“末梢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