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研究人员揭示压力引发抑郁的神经机制
新华社杭州4月26日电(记者朱涵)记者26日从浙江大学了解到,浙江大学医学院胡海岚教授团队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从分子、细胞和神经环路水平揭示了压力积累触发抑郁情绪的机制,有望为压力管理、抑郁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靶点。该项研究已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细胞》。
“人类社会中,频繁的、持续的压力是抑郁的最常见诱因。”胡海岚表示,团队此前的一项研究发现,抑郁样行为源自大脑外侧缰核神经元的簇状放电,但当时他们并不知道这些神经元为什么出现了异常,于是团队决定进一步探究原因。
研究团队设计了动物实验,用1秒钟随机的足底电击给小鼠制造一次压力,然后观察压力信息在大脑中的传播路径。研究团队发现,大脑中有一个“压力电台”,外侧缰核神经元、蓝斑核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和外侧缰核星形胶质细胞三位“主播”坐镇。当压力来临,三位“主播”跨脑区联动“播送”压力信息。经过外侧缰核星形胶质细胞的推波助澜,短暂的压力刺激会转化为持续时间更长的神经元活动。实验中,短短1秒钟的压力刺激会引发外侧缰核神经元和蓝斑核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长达1分钟左右的持续活动。
研究人员表示,大脑的应激并不会在压力解除时立刻停止,就像是往平静的湖面投入一块石头,荡起的涟漪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渐渐消失。研究团队指出,压力应激会频繁激活“压力电台”,使其不堪重负,最终促发了动物的抑郁样行为。
研究团队进一步发现了调控星形胶质细胞活动的分子和相关受体,这些分子和受体有潜力成为调控抑郁的靶点。实验中,研究人员定向调控“关闭”外侧缰核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动后发现,即使在高压情况下,小鼠也能够保持情绪稳定,未出现抑郁状态。
此外,研究团队还发现,面临压力时,小鼠脑内的去甲肾上腺素升高,且存在瞬时强烈释放和缓慢持续释放两种模式,而只有前者才能“撼动”外侧缰核星形胶质细胞。这将为优化相关用药手段提供启发。“比如在面临压力时,利用调控去甲肾上腺素系统的药物去阻断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有可能预防抑郁。”胡海岚说。(完)
相关文章:
- 最新进展!沈海高速改扩建工程ZT9段桥右幅梁下部构造全面施工完成
- 山西33支高校团队入选全国推普活动名单
- 中科院团队研发新型闪烁屏 为替代传统快中子闪烁屏提供基础
- 人民银行开展2148亿元逆回购操作 公开市场实现净回笼2477亿元
- 最新研发!肇庆这些菠萝酒你喝过没?
- 陕中二附院白宝宝主任团队为复杂冠心病患者一次性打通“生命线”
- 纳米“双光子工厂”问世 中国科研团队成功研制新型量子纠缠光源
- 喜报 | 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康复医学科护理团队在山西省康复护理科普竞赛中取得佳绩
- 鑫海移民新西兰移民领航者| 17天成功获批新西兰绿名单
- 永州市中心医院3篇护理论文入围中华护理学会学术论文汇编
-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佑工程”团队赴汇川区开展先心病公益筛查
- 从瘫痪失语到畅玩游戏!8岁男童在同济医院质子治疗获新生
- “家教润心 护航青春”|内蒙古自治区第三期家庭教育指导者专业能力公益培训报名开始啦!
- 79天,遂宁酿出一杯美酒
- 邱月淇,全球唯一获奖者!
- 雄安新区第三届科技·人才·创新周启动
- 穆雷:这是一场团队的胜利 我们正朝着正确的方向迈进
- 大反转!突然被曝是摆拍!本人回应
- “人可以没有视力,但不能没有眼光”,南中医叶泓霆获全国表彰!
- 家门口的“专家号”!省人医第九批专家进驻清远佛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