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绿”生金 点亮共富图景

唐基村果园。受访者供图
走进黄坡镇唐基村,绿树环抱,碧水潺潺,一条条整洁的村道旁花木扶疏,三五成群的人们漫步在村内乡村振兴公园的荔枝林,感受着乡村生活的诗情画意。
赏花木、采果实,栽绿树、绕碧水,游林园、品农家菜。唐基村的“绿美生活”让游人流连忘返。在湛江市未成年人活动中心前拍照留念的陈先生表示,“来之前只知道这里有个网红‘打卡点’,到了才发现,周围绿树成荫,既能感受书香氛围,又能体验田园野趣。”
通过整治房前屋后闲置空间,盘活抛荒集体土地,唐基村对全域可利用地进行通盘规划。一年来,村党总支部创新“党支部+农户”共建模式,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累计种植兼具生态与经济价值的芒果、菠萝、荔枝等苗木逾6000株。绿化美化、栅栏圈围房前屋后、公共场所闲置地186处,面积4000余平方米。
党员带头“增绿”
擦亮生态底色
“这片果林过去杂草丛生,现在成了村民的‘共享果园’。待果实成熟后,全部收获将由全体村民分享。”唐基村老党员孙康寿指着村东南头的150亩果园介绍。
唐基村不仅“变荒为绿”,利用“做斋头”、妇女节、植树节等重要时间节点植下新绿,也注重后续维护。村党总支部将绿化责任区划分为4个党员网格,由党员牵头成立“护绿队”,通过“义务植树积分制”发动村民认养树苗,建立绿化美化管理制度,让村中绿植的“颜值”持续“在线”。
组织聚力“生金”
激活绿色经济
“我们以绿为媒,把红色资源和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动能。”唐基村党总支部书记孙茂荣表示。
在村党总支部推动下,唐基村流转1300亩集体土地建成现代农业产业园,与华南农业研究所合作,在园内建设脱毒番薯苗培育基地、各类水果种植园和花生油压榨车间等项目,走上了多元化、特色化和在地化的农业产业发展之路。翻开唐基村的总体发展规划,其中布置的绿色产业引人瞩目。能观赏稻田风景、享受垂钓时光的观光园;能四季采摘的百果园;能体验农耕乐趣的中小学生研学基地……一个个规划中的项目,正稳步推进落地。
“红色引擎”赋能
共筑和美乡村
漫步唐基村中,党群活动中心附近的“党务财务政务公开栏”格外醒目。村党总支部落实“四议两公开”机制,将绿化规划及涉及的资金使用等事项纳入村民议事清单,及时征询意见,凝聚共识,并上墙公布。村民孙观兴挥锹铲土植树时,感慨道:“党员干部带头发动群众修路扩林,我们怎么能不支持?”
党建红引领生态绿,绿美行动催生共富新景。如今的唐基村,示范林与村民“小菜园”相连,党建公园与荔枝林相映。通过组织联动、党员带动、项目推动,让“推窗见绿、行路成荫、产业融绿”成为乡村振兴的鲜明底色。从“一处美”到“全域美”,从“生态佳”到“产业兴”,唐基村以党建组织力提升绿美行动力,正续写着党建引领绿美乡村的动人篇章。
姚瑶 曹展萌
相关文章:
- 告别武汉停车难!捷顺科技携手武汉城停、武汉深捷打造"全市一个停车场"
- 和美乡村如画 “颜值”“内涵”齐飞
- 斥资18亿美元重磅落子 海尔打通“车家生态”任督二脉
- 广西桂林:法治守护此间青绿
- 赫章县结构乡:绿茵牧草茂 坡暖牛儿肥
- 家在运河岸·三载筑新程 | 运河畔绘新景 “活水来”兴百业
-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郭芳:上合组织生态环保合作为全球南南环境合作提供了良好范式
- “清华光头强”的海晏村慢生活
- 梨园水庄:荷花盛景醉游人 生态画卷引热潮
- 魏琪嘉: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
- 大青山外绿洇天
- 临沂职业学院应急管理学院“安全护航振兴路,青春赋能新农村”践行团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 富民银行赵卫星:构建科产融生态 探索中小银行普惠服务新路径
- “亚洲第一天坑”焕新颜:废矿坑变身4A景区,年吸客80万人次
- 全国生态日丨这些山西的稀有动物你认识几个?
- 跨越2400公里,高涞携手探索“媒体+”南北协作
- 山海相拥,生灵共舞——探访港城野生动植物宝库
- 抗洪失联19天,被洪水冲走的怀柔村支书尹春燕遗体已找到
- 产业共兴 推动乡村振兴共富
- 专家学者共同探讨西北革命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