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城县博望镇:小番茄唱响和谐音符 共富路越走越宽
“二哥啊,今天我进城顾不上给大棚通风,你帮我把塑料大棚通风口打开吧”。“没问题,你放心去吧”。“这几天番茄生病了,大家都到我的棚里来,我给您讲一讲最新的防治方法”。“我有几筐番茄没卖完,今天你帮我卖了吧”?“好,保证给你卖个好价钱”。眼下,在河南省方城县博望镇的温棚番茄种植户中,这种“一句话”征得邻里间免费服务的和谐镜头随处可见。

博望镇是河南省首批“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近年来,该镇以多膜覆盖为种植模式的良种番茄种植业快速发展,共发展温室大棚2000多座,由于推广了一整套科学种植技术,单季亩产优质番茄2万斤左右,最高亩产达3万多斤,年收入3万元以上,多数农户靠种番茄走上了“快富路”。
随着温棚蔬菜产业的逐步扩展,该镇农民在生产实际中出现的劳力、技术、销售难题逐步暴露出来。为了引导帮助农户实现“帮困解难”式的“共富合作”,博望镇一方面动员各村由党支部和志愿服务站牵头,村村成立“邻里互助中心”,定期对农民进行理论、技术培训,教育农民树立团结友爱思想,以党员为标杆,在帮带群众致富中带好头、铺好路,以温棚番茄种植为切入点,每个党员与3-5个脱贫户结成帮扶关系。另一方面通过开展“好乡贤”、“好邻居”等评选活动对农民进行共同致富教育,激励农民在生产过程中结成“共富联合体”、“共富互助组”,“以自己之长”补“他人之短”,在蕃茄生产的各个环节搞好互相帮扶,结成“鱼水关系”。
“小番茄”唱响和谐音符,共富路越走越宽。该镇菜农之间的互帮互助体现在多个方面:番茄小苗移栽用工量大,雇用劳力成本高,菜农们掌握好关键节点,以村组、邻居、地邻等为连结点,集中多名劳力开展“兵团作战式”合作,有效加快了生产进度。销售季节到了,互助体之间就通过互通信息、合作采收、合作运输、共用车辆等合作,解决“单打独斗”搞生产的难题,既加快了生产进度,确保了增产增收,又体现了互助关系。

以小罗庄村为例,村党支部经常利用了技术培训会、党员学习会、田头会、饭场会等,向群众传导团结互助精神,牵头成立“共富互助组”,“技术传导组”,解决了种菜户缺技术、缺劳力、缺生产工具、销售渠道不畅等问题,促进了温棚番茄种植的发展,一些“不敢种”、“不会种”、“种不好”的农户也靠小番茄步入了富裕路。仅去年至今,就发展种菜户17户,新建温室大棚29个,亩均单季收入达25000元。以裴春建、裴运柱、刘小宝等11家种菜户结成“共富互助组”后,“组员”之间互帮互助,从种到收各环节都实现了共同合作,许多难题迎刃而解,还吸收3家脱贫户“入组”,每户种番茄4-12亩,人均年增收12000元。(李善喜 李征 )
相关文章:
- 以“小院落”撬动乡村大振兴
- 带领村民解锁“蜂”收密码 |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 沈阳农大毕业季“食”力宠学生!14城特色+音乐会,记忆点满分!
- 党建引领践初心 医心为民暖民心——民乐县新天中心卫生院党支部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送医上门走访慰问活动
- 如何提升流动党员管理效能?普陀区有妙招
- 在大理和非洲,寻找土地的同一个未来
- 农业农村部部署2025年高素质农民培育
- 小麦农业保险为种粮农户撑起增收“保护伞”
- 汉滨区第一医院举办 “红五月・强技能・保安全” 后勤岗位技能竞赛
- 台湾农民创业园 海交会上“大团圆”
- 南昌市林业科技示范项目落地
- 民乐:大棚焕新颜 助推设施农业“棚”勃发展
- 机器人亮出“嫁接功”
- 咸阳市公路局彬州检测站党支部召开安全生产专题学习会
- 新政策出台,多听百姓心声
- 道县:社会化服务“护航”春耕生产 机械化插秧按下农忙“快进键”
- 强农技备农资 呼和浩特各地春耕备耕忙
- 方城县博望镇:小番茄唱响和谐音符 共富路越走越宽
- 荣县:“三位一体”打造高质量社区教育服务体系
- 农夫山泉创始人钟睒睒:整个传统产业都在为互联网平台打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