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乐:大棚焕新颜 助推设施农业“棚”勃发展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下,民乐县立足农业发展实际,以设施农业升级为突破口,通过多元合作、项目驱动、依法整治等举措,让老旧大棚重焕生机,推动设施农业实现“棚” 勃发展,走出一条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路径。

多元合作,激活复种复养新动能
为破解设施大棚闲置难题,民乐县聚焦多元流转模式,创新推出“村集体主导 + 企业参与 + 农户受益” 的联动机制。通过转包、转让、入股等灵活方式,成功盘活 1032 座设施完备的大棚。在政策引导下,民乐县出台专项扶持政策,对入驻企业给予税收减免、信贷优惠等支持,吸引了 12 家县内外优质合作社与农业企业入驻。
在产业发展方向上,民乐县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围绕小白洋葱、中药材育苗、食用菌及蔬菜种植领域,整合技术、资金、人力等各类资源。例如,当地龙头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优良品种,推动产业联合。在小白洋葱种植中,通过统一育苗、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的模式,构建起现代化农业产业经营格局,实现了设施的高效利用与产业升级。如今,这些大棚每年可为当地带来超3000 万元的产值,带动周边 1500 余户农户就业增收。

项目驱动,推动改造提升新跨越
为提升设施农业发展质量,民乐县积极争取老旧日光温室改造奖补资金200 万元,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对 444 座大棚实施精准改造。在改造过程中,邀请专业技术团队进行实地勘察和规划设计,确保改造方案科学合理。
其中,重点对276 座大棚进行改造,用于小白洋葱和中药材种苗繁育。改造后的大棚配备了智能温控、自动灌溉等先进设备,有效提升了培育质量与规模。“以前育苗受天气影响大,现在有了智能大棚,温度、湿度都能精准调控,种苗成活率提高了 30%。” 参与改造的种植户感慨道。同时,民乐县引入鑫中农业等实力企业,对 168 座食用菌大棚进行改造,从菌种培育、种植环境优化到产品深加工,全方位强化产业支撑,深度挖掘产业价值,食用菌年产量提升至 500 吨,成为当地农业发展新的增长点。

依法整治,实现拆旧复垦新突破
秉持耕地优先原则,民乐县成立专项整治小组,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依法依规引导经营主体对420 座老化严重、失去利用价值的设施大棚进行有序拆除。在拆除过程中,工作人员耐心向农户讲解政策,做好沟通协调工作,确保拆除工作平稳推进。
截至目前,已成功拆除203 座,恢复耕地 313.34 亩。这些复垦后的耕地,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重新规划用于粮食作物种植,有效保障了粮食安全。剩余 217 座拆除工作正稳步推进,预计今年年底全部完成。通过拆旧复垦,民乐县不仅提升了土地资源利用率,还为农业可持续发展释放了空间,为后续农业产业规划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盘活闲置大棚到改造升级,再到拆旧复垦,民乐县通过一系列举措,让设施农业焕发新生机。未来,民乐县将继续探索创新,不断完善设施农业发展体系,让“大棚经济” 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大引擎。
记者:窦斌
编辑:蔡怡琳
相关文章:
- 民乐:大棚焕新颜 助推设施农业“棚”勃发展
- 成县:和美乡村绘新景 山水田园绽芳华
- 京冀联手研发!一套灌溉技术一年节水超1亿立方米
- 道县:社会化服务“护航”春耕生产 机械化插秧按下农忙“快进键”
- 重庆铜梁:加快推进巴渝和美乡村建设 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 【晶采观察·“数聚”信心】瞄准1.4万亿斤 端牢中国“饭碗”
- 小小双手“种”希望
- 稳健开局!今年粮食产量瞄准1.4万亿斤
- 方城县博望镇:小番茄唱响和谐音符 共富路越走越宽
- 美国滥施关税波及本国农业 涉多个特朗普票仓地区
- 乡村CEO⑤丨张建波:百万“80后”,回家种红薯
- 民乐县三堡镇:创新推行“四级七天”工作法 打造基层矛盾纠纷化解新格局
- “厕”重细节,“改”出美好——民乐县三堡镇扎实开展卫生厕所摸排整改工作
- 民乐县财政局:履职尽责担使命 勠力同心谋新篇
- 北斗导航、数字平台、无人机……来看农耕里的“科技范”
- 大设施出大成果!深圳先进院团队首次证实外周神经系统存在小胶质细胞
- 南海“三农”好春光,一季度实现“开门红”!
- 大跌中的诺亚方舟?农业ETF逆势走高,内需消费、自主可控有望被重新聚焦
- 垣曲香菇罐头首次出口韩国
- 水城早春 领鲜一步 | 水城区:让山地农业成为乡村振兴的“黄金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