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区白洋淀发现中国新记录种 五月四节蜉
4月14日,记者从雄安新区生态环境局了解到,雄安新区生态环境监控中心在开展白洋淀及主要入淀河流水生态监测工作中,发现了一种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五月四节蜉Baetis majus,经过形态学专家鉴定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精确比对,证实了这一中国新记录种的存在。

五月四节蜉Baetis majus,属于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节肢动物门蜉蝣目四节蜉科,是典型的清洁指示物种。这一由俄罗斯学者与中国著名蜉蝣分类学家童晓立教授于2021年首次共同描述并报道的物种,其模式产地为俄罗斯远东地区。
雄安新区生态环境监控中心于2024年4月首次采集到了这一珍稀物种的稚虫,经过形态学专家初步鉴定,并进一步利用分子生物学(DNA barcoding)技术的精确比对,确认采集到的稚虫与五月四节蜉模式产地的DNA条形码序列相似度高达99%,从而证实了这一中国新记录物种的存在。这个新发现,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对白洋淀生物多样性的认知,这种敏感型水生昆虫的出现,也揭示着白洋淀水生态系统持续向好。

相关背景资料 ——
中国新记录种 —— 五月四节蜉Baetis majus
中文名:五月四节蜉
学名:Baetis majus
分类地位: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蜉蝣目—四节蜉科—四节蜉属
主要特征:稚虫体长4.7至5.3毫米;尾须3根,长2.5至3.2毫米,具有长而密的毛;全身呈棕色,有浅色斑点;身体呈流线型;鳃6对,位于第Ⅱ至Ⅶ腹节;头、腿、胫、跗节背覆多数小的钝圆形铲齿及细毛;动齿节第一三颗齿与右上颚门齿大小较等大;唇须第三节宽,顶端截形,为第二节的1.3倍;唇须第二节顶端内侧有圆形突;第Ⅵ背板后缘有大小不一的四边形齿,排列整齐;副肛无缺刻铲齿,细毛排列杂乱,有3至5个圆形铲齿,散位于中部。
采集地点:鸪丁淀。
分布与生活习性:主要分布于俄罗斯远东地区及白洋淀。稚虫在静水区域和流水区域等水体均有分布。
生长繁殖:生活史分为四个阶段,即卵-稚虫-亚成虫-成虫,稚虫期一般维持数月,亚成虫期一般为一天,蜕变为成虫后,成群婚飞,雌虫在水面产卵,卵沉入水中并附着在沉积物表面,雄虫完成交配后死亡,雌虫产卵后死亡。
环境指示与用途:清洁指示种。
(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河北总站)
相关文章:
- 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电子政务分论坛举行
- 从经济“一季报”看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
- 美国务卿:需俄乌提供具体提案,若无进展将退出调解
- 泽连斯基承认乌情报部门刺杀俄军高官
- 今日数据精选:来华扫货入境游订单量大涨;深圳发钱奖励电商平台营收增长
- 朝鲜证实出兵俄罗斯协助收复库尔斯克
- 豪取四连胜!辽宁铁人有望复制玉昆队冲超模式
- USB 2.0标准迎来25岁生日,至今仍广泛应用
- 水果吃出这些味道,说明你过敏了?
- 中国地震台网速报︱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发生3.0级地震
- 重磅!普京、泽连斯基最新表态
- 胡塞武装称美军空袭也门拉斯伊萨港 致俄罗斯船员受伤
- 特朗普称中国须做出实质性让步,否则不会取消对华加征的关税
- 【讲习所·中国与世界】中肯要做现代化道路上的同行者和真朋友
- 普京会见美特使同日,莫斯科州遭恐袭
- 王毅会见乌兹别克斯坦外长赛义多夫
- 融信中国首季度合约销售额10.93亿 合约建筑面积9.11万平米
- 马斯克,要继续“冒险主义”
- 海外网评:中肯做现代化道路上的同行者和真朋友
- 太空会师!“全家福”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