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眼”再传好消息
原标题:“中国天眼”再传好消息
星际气体云,作为恒星的“前身”,它的结构是什么样的?依托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以下简称“FAST”),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联合国内外科研机构,在一团星际气体云中,首次观测到了由超音速湍流主导的复杂丝状结构网络。这一成果16日在线发表于《自然·天文学》,为揭示处于结构形成早期的星际介质的演化机制提供了全新视角。
这团星际气体云是一个被称作G165的极高速云。这是一团由氢原子组成的大质量气体云,距离地球约5万光年,在银河系外围空间以每秒约300公里的速度高速运行。G165因其位置偏远、环境孤立,几乎不受恒星辐射、引力扰动等常见因素的影响,成为研究星际云早期阶段的形成与演化的天然理想样本。
不同于混合了冷暖气体的常规高速云,G165的物质几乎完全由暖中性气体构成,冷中性气体成分极少,甚至可以忽略。这一显著差异表明,以G165为代表的极高速云处于星际云演化过程中的更早期阶段。
FAST的超高灵敏度与空间分辨率使科学家得以揭示极高速云内部前所未有的结构细节。尽管此前研究表明暖中性介质内部应当平静均匀,但该研究发现,G165内部存在显著的超音速湍流运动,局部速度波动超过每秒20公里。通过FAST中性氢21厘米谱线,研究者清晰地观测到,G165内部充满复杂交织的丝状结构,这些结构在多个速度层中形成网状分布,呈现高度结构化的特征。观测显示,这些丝状体在三维空间中以扭曲形态相互交错,构成复杂的气体网络拓扑,其径向密度剖面呈现显著不对称性,这表明,G165内部存在激波压缩过程,系统整体呈现出强烈的湍流特征。
为探究这种复杂结构的成因,研究团队利用自主开发的高精度磁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工具ORION2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磁场的配合作用下,超音速湍流能够自然产生与观测结果相符的丝状结构与动态气体行为。而且,这一过程无需引力参与,说明在星际云早期阶段,湍流与磁场可能主导其结构形成的过程,这为理解星际云早期结构形成的物理机制提供了重要线索。
此次研究通过深入解析一个极高速云的超音速与丝状特征,不仅为理解银河系外缘原子气体的组织机制、星系范围内的物质循环提供了关键观测证据,还为揭示恒星形成区的物质来源与演化路径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研究团队表示,未来将继续依托FAST,对更多极高速云开展系统观测,进一步探索星际结构形成的物理规律。(记者颜维琦 通讯员毛睿)
来源:光明日报
相关文章:
- “中国天眼”再传好消息
- 先锋引领展风采,党员担当谱新篇——记2025年方大集团优秀共产党员孙万强
- 存款送LABUBU盲盒,银行“送礼”年轻态所为何来?|时评
- 民主党高层“参战” 哈里斯:特朗普政府刻意在加州挑起混乱
- 特朗普会见默茨 谈到这一天时白宫气氛又尴尬了
- 经济学人:美国市场正在分化,为什么MAGA经济能蓬勃发展?
- 迎来关键节点?外媒:对中国意义重大!
- 小米将首批采用下一代骁龙8系芯片 高通宣布与小米达成全新合作协议
-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川陕哲罗鲑实现全人工规模化繁育
- 中国科学家实现1.36公里外毫米级高分辨成像技术
- Babycare连续3年抽检100%合格,持续引领行业质量标杆
- 九部门出台《关于进一步优化机动车环境监管的意见》
- 联发科:天玑9400旗舰家族新成员下周见
- 豪取四连胜!辽宁铁人有望复制玉昆队冲超模式
- USB 2.0标准迎来25岁生日,至今仍广泛应用
- 马斯克,要继续“冒险主义”
- 张家口市区2600多辆出租车纳入电召服务平台!打“95128”可预约出租车啦!
- 郏县:农村道路“展”新颜 铺就群众“幸福路”
- 创业板首单!安培龙股东询价转让,开启投资新赛道
- 机器人颠覆传统手术,术锐演绎“刀尖”上的中国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