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来关键节点?外媒:对中国意义重大!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在一篇文章中称,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可能已经达到峰值。
在介绍《经济学人》这篇文章之前,先简单介绍一下什么是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峰值,以及为什么这件事意义重大。
根据我国官方文件和媒体的介绍,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峰值(又称“碳达峰”)是指某个地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然后经过一段平稳的波动开始持续下降的过程。
因此,这被视为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由增转降的“历史拐点”,不仅对于我国走上绿色、低碳、循环的发展路径,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也有重大意义。

而《经济学人》在当地时间5月29日发表的一篇文章中则认为,中国可能已经迎来了这一重要时刻,因为芬兰智库“环境问题智库能源与清洁空气研究中心”(CREA)最近发布的一项分析报告显示,从去年3月到今年3月的这12个月里,中国的碳排放量比前一个周期下降了1%。
《经济学人》称,这一消息在环保人士中引发了“谨慎的庆祝”——毕竟,考虑到中国的经济和工业体量,倘若这一趋势持续下去,并能与其他迹象一起证明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确实已达到峰值,其影响将是深远的。
《经济学人》还认为,这一情况的出现与中国不断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有关。这家西方媒体称,尽管煤炭仍是中国能源的重要支柱,但中国也在增加风能、太阳能以及核能等清洁能源的比重,而且力度超过了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总和——目前全球正在建设中的核电站有一半是在中国;来自中国能源局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在其风电和太阳能累计装机数据已经分别达到44143万千瓦和60949万千瓦的情况下,又新增装机7925万千瓦和27717万千瓦。
《经济学人》在介绍这些数据时,还与英国和美国的情况做了一个直观的对比,称中国风电的累计装机数据已经是英国整个电网的5倍,太阳能累计装机数据则是美国的近4倍。

在文章的最后,《经济学人》认为,尽管气候变化仍然会给中国的减排工作带来一些变数,但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峰值是必然的。假如现在还没有,中国很可能会在未来几年内实现。
此前,中国官方做出的承诺是: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高雷
相关文章:
- 规矩方圆筑根基 青春逐梦建新功
- “中国天眼”再传好消息
- BW2025 华硕主板背置&超频双赛道大放异彩
- 第22届长春汽博会、第七届红旗嘉年华活动启幕
- 美团即时零售日订单量达1.5亿,平均34分钟送达
- 副教授论文被认定大量剽窃未上知网文章,《德国研究》发布撤稿声明
- 国家核安全局:截至6月底在运在建和核准待建核电机组共112台,位居全球第一,17万枚在用放射源安全受控
- 纳米“双光子工厂”问世 中国科研团队成功研制新型量子纠缠光源
- 第四届华人美业经贸交流活动在沈阳启幕
- 重庆市涪陵区马武镇市场监管所开展食品添加剂专项检查
- 三问尼山,让文明灯塔照亮前行正道
- 盘锦红海滩新稻田画来啦
- 七七事变 | 回望烽火岁月,不忘国耻日
- 先锋引领展风采,党员担当谱新篇——记2025年方大集团优秀共产党员孙万强
- 2025榆林马拉松报名常见问题答疑来了!你想问的都在这里→
- “两船”合并有新进展!中国船舶吸并中国重工获上交所审核通过
- 收评:三大指数冲高回落 沪指冲高回落收涨0.32%
- 身价暴涨!这种冷门蔬菜火了,因为一杯奶茶?
- 中国五矿:公司及下属企业从未通过网页、微信公众号形式直接开展国际黄金、比特币理财业务
- 好评中国丨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征程上书写青春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