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广昌:小木耳长成大产业
晨雾还未散尽,江西省广昌县甘竹镇湿润的空气中已弥漫着菌类特有的清香。在江西冠菌农业有限责任公司种植基地的木耳种植大棚内,一茬茬黝黑肥嫩的木耳从一个个排列整齐的菌包中冒出头来。
基地员工来回穿梭在成排的菌包之间,灵巧的双手在菌包间翻飞,不一会儿工夫,手中的空桶已被木耳填满。
“广昌县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是木耳生长的天然温室,推广前景广阔。”基地负责人刘建平轻抚着菌包介绍。他与木屑供料打了15年交道,2023年从外地引进了木耳技术在广昌县试种。
“公司已经和多家采购商签了销售合同,不愁销路。我们的木耳不仅畅销武汉、长沙、郑州等地,还供给木耳酱制作企业出口销售嘞!”刘建平自豪地介绍。
如今,这个木耳种植基地总用地55亩,建成毛木耳大棚共计30亩24栋,已全部投入生产。基地每年生产菇筒150万筒,年总产值达600万元左右。
通过发展木耳产业,朝华村及周边地区的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不仅为他们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更让他们在家门口吃上了“产业饭”。43岁的甘竹镇朝华村村民黄雪梅,是基地的一名固定员工,主要负责喷水、通风等木耳种植管理工作。“相比以前在厂里上班,这里工作更轻松,时间更自由,产业发展好、待遇好,我们干劲也更足。”
乡村振兴靠产业,产业发展靠特色。朝华村党支部书记徐思荣算着经济账,自基地入驻以来,采取“企业带动+村集体发展+农户参与”的模式,带动该村60多户农户年收入增长1万至2万元不等,村里以租金入股,为村集体经济增收,群众的“腰包”越来越鼓,村集体的“致富路”越走越宽。
在这片广袤田野上,涌动着增收致富的新希望。对于木耳产业下一步的发展,刘建平有了新规划。目前基地有150万筒种植规模,后期会增加到上千万筒,带动更多村民就业的同时,让乡村热土持续释放“致富”能量。(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莫鑫)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相关文章:
- 3年部署千台,半导体显示产业首次迎来具身智能机器人
- 迷雾重重,千亿不再的“牙茅”收购实控人资产
- 人工智能成热点 落地应用见成果
- 湖南省茶文化研究会湘西州办事处正式成立 开启湘西茶文旅融合新篇章
- 刚刚,开盘大涨143%!
- 全球资本瞩目:中国科创引来QFLP基金新“活水”
- 知行科技:上半年收入约3.66亿元,同比减少42.47%
- 赫章县结构乡:绿茵牧草茂 坡暖牛儿肥
- 男子拦停撞妻逃逸者,反遭40万元巨额索赔
- 太原:既有住宅加装电梯 每台补贴25万
- 陕西省市场监管局出台低空经济产业链质量提升工作措施
- 江苏盐城:开放为帆乘风驶向新航程
- 南方日报头版|汕头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 实际使用外资八成来自侨胞
- 稀土价格暴涨,稀土ETF半日涨5.71%
- 魏琪嘉: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
- 顶尖飞手 空中对决
- 背着丈夫,大连女子打赏网红男主播130余万……
- 特斯拉国产大六座Model Y L上市
- 【2025数博会】勇闯数字蓝海 牢记殷殷嘱托!贵阳数博会十年磨剑立潮头
- 在职谋私退休兑现?海南一交通局局长受贿643万元获刑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