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广昌:小木耳长成大产业
晨雾还未散尽,江西省广昌县甘竹镇湿润的空气中已弥漫着菌类特有的清香。在江西冠菌农业有限责任公司种植基地的木耳种植大棚内,一茬茬黝黑肥嫩的木耳从一个个排列整齐的菌包中冒出头来。
基地员工来回穿梭在成排的菌包之间,灵巧的双手在菌包间翻飞,不一会儿工夫,手中的空桶已被木耳填满。
“广昌县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是木耳生长的天然温室,推广前景广阔。”基地负责人刘建平轻抚着菌包介绍。他与木屑供料打了15年交道,2023年从外地引进了木耳技术在广昌县试种。
“公司已经和多家采购商签了销售合同,不愁销路。我们的木耳不仅畅销武汉、长沙、郑州等地,还供给木耳酱制作企业出口销售嘞!”刘建平自豪地介绍。
如今,这个木耳种植基地总用地55亩,建成毛木耳大棚共计30亩24栋,已全部投入生产。基地每年生产菇筒150万筒,年总产值达600万元左右。
通过发展木耳产业,朝华村及周边地区的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不仅为他们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更让他们在家门口吃上了“产业饭”。43岁的甘竹镇朝华村村民黄雪梅,是基地的一名固定员工,主要负责喷水、通风等木耳种植管理工作。“相比以前在厂里上班,这里工作更轻松,时间更自由,产业发展好、待遇好,我们干劲也更足。”
乡村振兴靠产业,产业发展靠特色。朝华村党支部书记徐思荣算着经济账,自基地入驻以来,采取“企业带动+村集体发展+农户参与”的模式,带动该村60多户农户年收入增长1万至2万元不等,村里以租金入股,为村集体经济增收,群众的“腰包”越来越鼓,村集体的“致富路”越走越宽。
在这片广袤田野上,涌动着增收致富的新希望。对于木耳产业下一步的发展,刘建平有了新规划。目前基地有150万筒种植规模,后期会增加到上千万筒,带动更多村民就业的同时,让乡村热土持续释放“致富”能量。(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莫鑫)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相关文章:
- “贷款明白纸”算清企业融资“明细账”——甘肃深入推进明示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试点工作
- 从军营到校园:4位老兵的“成长魔法”让孩子们向阳而生
- 亲绿科技大佬称向花莲捐了7000万,傅崐萁批打乌贼战:根本没收到
- 2025第二届牛交易大会盛大启幕,科右中旗牛肉品牌战略发布圆满成功
- 轻信稳赚不赔 炒股被骗巨款
- 中晟高科扣非三年半亏3.68亿拟易主 苏州国资退场翁声锦夫妇5.59亿接盘
- 36岁博士生,偷税1200多万
- “金山明珠”迈向“文旅高村”
- 向新而行|勇攀科技高峰和产业高峰
- 选品、签约、下单 龙海食品产销对接成果丰
- 38万的玛莎拉蒂,戳破顶奢幻觉
- 河北唐山联动京津协同发展
- 金融活水贵在“精准滴灌”
- 1000万元!云南购彩者喜中一等奖
- 第22届长春汽博会、第七届红旗嘉年华活动启幕
- 水利部和中国气象局7月12日18时联合发布黄色山洪灾害气象预警
- 不是价格战,是生存战:蔚来在L90上赌了一切
- 赣超联赛本周六揭幕,越来越多赛事IP点燃大众热情
- 以火热开局,“赣超”能走多远?
- 造谣“新能源车进不了海南”,一公司被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