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助力结直肠癌治疗 三分之一患者有望减少过度治疗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2 23:55:00
新华社广州4月2日电(记者郑天虹、杨淑馨)记者2日从华南理工大学获悉,该校软件学院黄翰教授团队、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凌飞教授团队与广东省人民医院姚学清教授团队在欧洲肿瘤外科学会官方期刊《欧洲肿瘤外科杂志》联合发表突破性成果,该成果基于内窥镜或经肛门手术切除的T1期结直肠癌标本的病理图像,研发了一种预测结直肠癌局部切除手术后复发风险的人工智能模型。
结直肠癌是全球第三大常见癌症,约占所有癌症病例的10%。对于早期结直肠癌患者,局部切除术是主要治疗手段,但部分高危复发患者仍需接受额外手术。
为减少不必要的手术,能预测术后复发风险的临床决策辅助工具已成为这一医学领域的迫切需求。华南理工大学团队研发的模型通过对肿瘤组织进行分析,可预测患者术后复发概率,从而辅助医生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对于高风险患者,建议追加手术,而低风险患者则可避免过度治疗。
在实验室条件下,该模型的准确率达到97.9%。与现有权威临床指南相比,该模型预计可帮助约34.9%的早期肠癌患者避免接受创伤更大的外科手术治疗,从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未来,这一模型有望在临床应用中显著优化早期肠癌患者的治疗决策。
据研究人员介绍,这是基于人工智能的组织病理学图像来预测结直肠癌患者的复发风险预测模型。这一模型不仅能为医生提供决策指导,为结直肠癌患者规避不必要的手术,更证明了基于组织图像的人工智能在预测肿瘤行为上具有优秀的性能与潜力。
相关文章:
- 献花邓稼先,对话人工智能!一堂国防教育课穿越60年
- AI大模型正融入日常生活
- 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电子政务分论坛举行
- 龙岗区海外联谊会科技创新调研行活动举行
- 科安达总裁张帆:为5000多个火车站场装上防雷“盾牌”
- 豪取四连胜!辽宁铁人有望复制玉昆队冲超模式
- USB 2.0标准迎来25岁生日,至今仍广泛应用
- 我国研究人员揭示压力引发抑郁的神经机制
- 朱定军:培养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
- 四维图新精彩亮相2025上海车展 筑牢安全底色助推可信赖的智驾技术演进
- 马斯克,要继续“冒险主义”
- 张家口市区2600多辆出租车纳入电召服务平台!打“95128”可预约出租车啦!
- 蒲公英再次成为关注对象!医生发现:吃蒲公英时,千万多留意4点
- “把手术室搬出手术室”,瑞金医院打造远程手术智联中心
- 郏县:农村道路“展”新颜 铺就群众“幸福路”
- 创业板首单!安培龙股东询价转让,开启投资新赛道
- 机器人颠覆传统手术,术锐演绎“刀尖”上的中国创新
- 谷雨节气将至 专家支招科学养生与疾病预防
- 4855个博士后岗位虚位以待,浙江省2025年博士后岗位需求发布
- 泛血管医学新进展:从理念革新到临床实践的突破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