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名小鹏G6车主称“低频噪音”影响驾驶 专家:低频共振是否导致耳聋需更多证据闭环
据红星新闻此前报道,近日,多名小鹏汽车车主反映,称“在官方更换避震后”其购买的小鹏G6因“低频噪音”问题,已经严重影响驾驶。4月14日,小鹏汽车一名相关负责人对红星新闻记者表示,车辆行驶在颠簸的路况或快速行驶、突然刹车时,车内与车外的气压差异可能会增大,这种气压差会对耳朵产生影响,导致耳朵出现类似乘坐高铁或者飞机时的闷胀感或压迫感。该公司对客户用车体验高度重视,对有此类反馈的客户,会保持积极沟通,并提供必要的支持。
(此前报道:多名小鹏G6车主反映“低频噪音”影响驾驶 相关负责人:将保持沟通并提供必要支持)
日前,多位汽车领域和医学领域专家在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低频共振现象是存在的,但汽车在设计的时候,会尽量避免产生共振现象,目前尚未听说哪个品牌的汽车或者某一款汽车会有比较普遍的低频共振现象,如果要检测车辆是否存在低频共振的噪音问题,需要用专业的技术装备去测量,同时用专用软件去分析。此外,低频共振是否会导致耳聋,还需要更多证据闭环。如果长期驾车感觉有噪音造成耳部不适甚至是听力下降,建议及时前往医院相关科室进行检查治疗。
业内人士:
电动汽车低频共振现象一般较少
汽车噪音需用专业手段测试
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翔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低频共振现象是存在的,但汽车在设计的时候,会尽量避免产生共振现象,比如相邻零部件采用不同材料,相同材料的零部件用不同的形状,所以说电动汽车的低频共振现象,应该不是共性的问题,一般发生的也比较少。但是如果产生这种共振,可能就会传导到底盘或者其他地方,甚至产生声音,这种声音就会对驾驶员的耳朵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低频共振是否一定会导致耳聋,此前未见相关报道,还需要进一步证明耳朵失聪是低频共振产生的,且低频共振是汽车产生的,证据链还需要闭环。
不过,张翔同时表示,目前尚未听说哪个品牌的汽车或者某一款汽车会有比较普遍的低频共振现象,如果要检测车辆是否存在低频共振的噪音问题,需要用专业的技术装备去测量,同时用专用软件去分析。一般来说,由于没有发动机,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噪声主要来源于电机转动、车辆行驶时轮胎与地面的摩擦等等。总之,汽车噪音属于NVH工程问题,需要用专业手段去测试,才能得出比较科学的结论。

当地时间2025年3月24日,第46届曼谷国际车展媒体预展举行,图为小鹏G6吸引人们参观 图据IC photo
医生:
如感觉存在低频噪音且听力下降
建议专科就诊检查
一位三甲医院的耳鼻喉医生告诉红星新闻记者,首先自己没有乘坐或者驾驶过小鹏汽车,不太清楚该车驾驶时产生的“空腔震动”和“低频共振”是什么样的,就自己乘坐其他电车的体验来讲,噪音还是比较小的,应该导致低频共振的可能性不大,如果长期感觉驾车时存在低频噪音,且出现听力下降,建议专科就诊完善检查,确定是否真存在听力下降的问题。如果真存在噪音,长期接触是有一定可能引起听力的问题,但具体情况还是得就诊明确病史,完善检查后才知道。
另一位医疗专业人士同样对红星新闻记者表示,对于车辆是否会产生低频共振的噪音不清楚,但是长期的噪音暴露会引起听力损失。

图据图虫创意
红星新闻记者 祁彪 钟梦哲
编辑 包程立 责编 冯玲玲

相关文章:
- “今年欧洲人更想买中国车,太反感美国”
- 人工智能成热点 落地应用见成果
- 斥资18亿美元重磅落子 海尔打通“车家生态”任督二脉
- 儿童指纹水杯热销,需刷指纹才能解锁,商家称能防校园恶作剧或他人误饮
- 网传“老人未去世就要求火化”? 官方发布道歉声明:上门致歉,争取谅解
- 女子回应“被困25楼丢血书枕头求救”:挥舞红衣两天没人理
- 陕西造无人货运重卡在上海首发
- “大学生暑期打工遭黑中介”事件后续:记者回访涉事区域,相关中介已被清退
- 第22届长春汽博会、第七届红旗嘉年华活动启幕
- 相识13天闪婚4个月后妻子车祸去世,丈夫:没有骗保,知道她患癌仍决定结婚
- 主编会开车丨了不起的“中国汽车巴西造”
- 女生称大学毕业3年后摆摊被老师要求删视频,“说我影响了学校声誉”,校方:不属实,学校支持各种方式就业
- 在横店拍了7天短剧后,热播剧男演员继续兼职陪爬泰山,夜爬799元一单
- 女子网购拉布布盲盒,拆开发现包装全无仅剩6个“裸娃” 中通快递回应
- 多个高仿号冒充毕业典礼演讲食堂阿姨,延边大学称将核实处理,当事人回应
- 高考后近视手术量激增3倍 专家提醒:摘镜≠治愈
- 全民健康素养宣传月|我为健康素养66条代言 第14条
- 夏至自救指南!三款神仙茶,专治夏日“不服”
- 陈可辛大师班上海开讲 点赞黄晓明演活“成东青”
- 汽车业“反内卷”第一刀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