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库文章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大学生暑期打工遭黑中介”事件后续:记者回访涉事区域,相关中介已被清退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0 14:02:00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吴越

8月6日,浙江日报《一线调查》栏目刊发《暑期工招聘圈套多,记者调查——大学生暑期打工遭遇黑中介》报道。报道刊发后,所在辖区的海宁市长安镇多个相关部门联合对涉事区域开展现场核查,并对问题职业中介进行清退,6日当天将全部问题中介清退完毕。(此前报道)

涉事中介已被清退。潮新闻记者 吴越 摄

被清退的涉事中介内部。潮新闻记者 吴越 摄

8月10日,潮新闻记者来到了此前进行调查的涉事区域。记者在现场看到,原本热闹的中介已经被清场,紧闭的玻璃大门把手上挂着大锁,门上还张贴着一则告示:群松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已停业清退。

大门另一侧的玻璃墙上,则贴有“找工作防骗指南”。

“这些职业黑中介流动性强、隐蔽性高。7月初,我们关注到有职业中介机构在园区内租赁场所经营,此后对存在问题的职业中介负责人和房东进行了多次约谈,严禁以被褥费、服装费、体检费、介绍费等任何名目向求职者收取费用。”长安镇企业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

暗访时,等待面试的大学生们。潮新闻 实习生 汤琦轩 摄

据介绍,7月以来海宁市长安镇积极联动人社、派出所、综合执法、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依法依规严厉查处黑中介。对多次被投诉且问题属实的,要求房东切实履行经营场所管理责任,立即予以清退;在各中介经营场所醒目位置统一张贴投诉举报电话;对求职者反映的诱骗等问题投诉,第一时间介入处置,切实维护求职者的合法权益。7月以来,已清退4家职业中介机构。

海宁长安镇企业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他们将进一步加大巡查打击力度,从源头进行管控,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全面压缩黑中介的生存空间。在职业中介机构较为集中的区域布设“智慧求职机”,引导求职者通过正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求职就业。同时提醒广大求职者,一旦发现自己被骗,要立即固定证据,并向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市场监管部门投诉,遇到无资质中介可向人社部门举报,倘若涉嫌诈骗则需及时报案。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