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评论 | 清明追思,为了更好前行
又是一年春草绿,又是一年清明时。
清明节,一个缅怀先人、寄托哀思的传统节日。每年此时,或在墓地,或在烈士陵园,人们以各种方式表达对亲人的哀思、对革命英烈的缅怀,这不仅是在履行一种仪式,更是整理记忆、沉淀情感、汲取力量再出发的重要契机。

向英烈献花。图片来源:新华社
近日,民政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专门印发通知,要求各地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村(居)委会、红白理事会等组织作用,培育文明环保、简朴庄重的殡葬礼仪和治丧祭扫方式。要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带头作用,广泛动员社会参与,推动文明节俭治丧、节地生态安葬、文明低碳祭扫。各地民政部门要积极配合市场监管、城市管理等部门加强违规殡葬用品的综合监管和源头治理。此外,通知还强调,各地要紧抓清明前后部分群众集中祭扫、落葬这个关键期,整合多方力量,多措并举合力开展好殡葬文明新风尚宣传活动,不断涵养殡葬文明新风。
文明是最好的缅怀方式。然而,每逢清明,焚烧纸钱、燃放鞭炮成为许多家庭的祭扫标配,但这些方式不仅污染环境,还极易引发火灾。据报道,清明将至,各种纸艺祭品销售火热,不仅有纸扎版的劳斯莱斯汽车、苹果平板电脑,还有纸扎版华为三折叠手机以及小米SU7,形象逼真,品牌logo清晰可见。当仪式变成负担,如何让清明回归“清明”,值得深思。

学生通过网络祭奠英烈。图片来源:新华社
清明追思,重要的从来不是外在形式,而是内心的诚敬。近年来,随着公众环保意识的增强和数字化技术的发展,网络祭奠、鲜花祭祀、植树缅怀等新兴形式悄然兴起,这些新风尚不仅更环保、更简洁,也同样能够展现人们对逝者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许。它告诉我们,清明祭扫,更重要的是内心的真挚情感和对生命的深刻理解,是为了更好前行。
站在先人墓前,我们既是历史的接收者,也是未来的开创者。每一个墓碑下,都安眠着曾经为家庭、为社会付出过辛勤努力的先人。在祭扫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回顾他们的生平事迹,感受他们的精神风貌,更要在缅怀中昂扬斗志、获得力量,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念和目标,更加清晰认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不论祭扫形式如何变化,先人“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的智慧不能丢。
有人说:“以前总觉得烧纸钱才是尽孝,现在明白了,保护好这片祖宗留下的青山绿水,才是最好的纪念。”在这个清明时节,让我们带着对先人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憧憬,整装蓄力再出发。
(来源:冀云)
相关文章:
- 青岛城阳巴士劳模张晓峰:十米车厢里的最美摆渡人
- 台“观光署”要求旅游业者“劝阻”游客赴陆 国台办:倒行逆施,践踏人权
- 从经济“一季报”看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
- 在海拔2200米处读西宁——记南京市对口帮扶西宁市工作组组长刘博
- 【善美桥西】西里街道:温暖福利院 共谱欢乐乐章
- 你见过高墙内的庭审吗?用一场故意伤害案,给服刑人员上一堂公开课
- 谢震业:将努力冲击男子百米世锦赛达标线
- 全球首部AI电影登陆院线:70分钟的长片,AI怎么做?
- 容桂高黎社区开展特色“世界读书日”活动
- 国防部:中埃“文明之鹰-2025”空军联训深化两军务实合作
- 大埔县举行“书香润佳节 阅读传情怀”系列读书活动
- 世界读书日:即使生而平凡,也要心怀草原
- 三水启动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文明实践+阅读”解锁新体验
- 上海一老人过70寿宴,让服务员上最贵的酒菜,结账时呆若木鸡
- 【组工新论】争做“上止正”型基层干部
- 哈萨克斯坦人民银行推出微信二维码支付服务
- 【诗意永登】邂逅春日人民公园的三重光影
- 市北区大港街道长春路社区开展“礼让斑马线 文明你我他”主题宣传活动
- “家文化”润得社区生活更美好
- 看完这档节目,想去大山里住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