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时评|车门把手:追求颜值,更要确保安全
湖南日报全媒体评论员 易博文
5月8日,工信部官网发文,公开征集对《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意见,截止日期为今年6月7日。《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包含汽车应急式车门内把手的安装要求、隐藏式车门内把手和应急式车门内把手的标志要求等内容,将填补对隐藏式车门内把手等规范不足的空白。
隐藏式车门把手的设计逻辑源自航空器与超跑的空气动力学优化。1952年,它首次出现在奔驰300SL车型上。在接下来的50多年间,仅在超跑或超豪华车型上出现过。2010年后,随着汽车快速电动化、智能化发展,这种门把手逐渐流行起来,被新能源车企广泛采用。它减小了风阻,增加续航里程;更漂亮、更有科技感;还给人一种开豪车的感觉。经济、时尚与“拉风”“炫酷”同在,难怪越来越受到人们青睐。
但任何技术跃迁,都不能突破生命安全的底线。沃尔沃1959年发明的三点式安全带重塑了汽车安全文明,日本车企在电动车上保留机械门锁、德国TüV门把手抗压强度150N的严苛要求,都诠释了这一创新伦理。目前,我国汽车门把手相关标准有QC/T 988-2014《汽车车外门拉手》、QCT1211-2024《乘用车车门内开拉手总成》,但还没有针对电动式、隐藏式车门把手的相关标准,实际应用中也暴露出了强度不足、识别操作难、断电失效、夹手等潜在风险。制修订强制性标准,就是要进一步强化安全,保证汽车在断电、碰撞等事故中车门能够开启,保证在翻滚、坠落事故中能够防止门把手的误作用,确保门把手标志可见,保证车门把手的结构强度。
创新无止境,规范促发展。2024年,我国新能源车销量已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0.9%,出口首次跨越200万辆大关。今年4月以来,从明确要求车企宣传中不得使用“自动驾驶”“智能驾驶”等易引发误解的名词、发布“史上最严电池安全令”——GB38031-202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到当下制修订门把手强制性标准,工信部积极出手,有利于重塑产业价值观。追求颜值,更要确保安全。我国的新能源车,必将在不断创新与规范中走进更多消费者心里。
相关文章:
- 江铃上半年业绩稳步增长:同比增长8.15% 三大品类协同发力
- 第22届长春汽博会、第七届红旗嘉年华活动启幕
- 征服“死亡之海” 我国最大750千伏超高压环网工程正式“合龙”
- 造谣“新能源车进不了海南”,一公司被罚款
- “苏州十大产业科技成果”将首次发布
- 主编会开车丨了不起的“中国汽车巴西造”
- 合肥高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研讨会圆满结束
- 7月1日起,铁路再调图
- 辽宁小伙常吉勇夺男子百米全国冠军
- 汽车业“反内卷”第一刀落下
- 《大众日报》头版聚焦济宁:中国造纯电动内河船舶将首次出海
- 疆电千里入巴渝(经济新方位·重大工程一线)
- 京津冀汽车供应链创新协同对接会政企座谈会召开
- 英国车手耶茨首次加冕环意大利自行车赛
- 人民日报头版关注郑州:瞄准新赛道 实干出实效 多方发力,汽车产业添动力
- 确诊癌症后,拜登首次发表公开讲话
- 抚远市易快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500万人民币
- 美媒:拜登患癌后首次公开露面,称目前“感觉很好”
- 华夏中国交建高速REIT2025年首次分红 每10份派现0.7264元
- 凯翼汽车驶入泊里大集,一场现代工业与百年烟火的双向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