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中国节·清明|清明:疏肝健脾,防湿御风
清明,乃春季第五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清明,三月节。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此时天地阳气升腾,阴寒渐退,自然界呈现“桐始华,田鼠化鴽,虹始见”的物候特征(出自《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清明三候)。《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则强调:“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
对于清明期间的养生,烟台毓璜顶医院中医中西医结合科副主任医师刘丛洋从衣食住行等四方面进行了解答,她告诉记者,“烟台地处胶东半岛,清明时节气候温和,但海风较大,昼夜温差明显,且湿度较高。此时养生当顺应自然,以疏肝健脾、防湿御风为核心。”
衣:防风护阳,避湿防寒
清明虽阳气渐盛,但“风为春之主气”。烟台地区清明时节海风较大,《黄帝内经》言:“风者,百病之长也。”此时穿衣需遵循“春捂”原则,尤其护住颈部、腰腹与下肢,避免风邪侵袭。《素问·生气通天论》指出:“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建议选择透气性佳的棉麻衣物,外搭防风外套,出汗后及时更换湿衣,以防湿寒内侵。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提到清明“虹始见”,说明雨水渐增,湿气渐重。烟台沿海湿度较高,清明时节易感湿邪,老人、儿童及体质虚寒者,可佩戴艾草香囊以驱散寒湿。此外,清明时节烟台早晚温差较大,需适时增减衣物,避免受凉。
食:疏肝健脾,化湿养阳
清明肝气旺盛,脾胃易受湿困。《素问·脏气法时论》云:“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饮食宜甘平清淡,多食菠菜、荠菜、香椿等时令野菜,以柔肝养血。《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清明“田鼠化为鴽”,鴽为鹌鹑类阳禽,象征阳气升发,可适量食用山药、红枣、莲子等健脾之品,辅以薏米、赤小豆利湿。
《饮膳正要》建议春季“省酸增甘”,避免过量酸味收敛肝气,如山楂、乌梅等;同时忌食生冷肥甘,以防助湿伤脾。清明前后可饮菊花枸杞茶疏肝明目,或煮陈皮茯苓粥健脾祛湿。
住:夜卧早起,避潮通风
《黄帝内经》提倡春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清明时节宜22点前入睡,6—7点起床,以顺应阳气升发。居室需避湿防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提及清明“虹始见”,预示雨水增多,室内应勤通风、晒被褥,必要时用艾叶熏蒸以驱湿杀菌。
《素问·金匮真言论》云:“东风生于春,病在肝。”睡眠时避免头朝东方,以免肝火过旺。另可悬挂菖蒲、艾草于门窗,既可驱虫避秽,又能醒神开窍。
行:缓形舒志,导引气血
清明踏青、放风筝等户外活动,正合《黄帝内经》“被发缓形,以使志生”之旨。烟台清明时节气候宜人,适合户外运动,如太极拳、八段锦等导引术,可疏肝理气、调和气血。《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清明“桐始华”,此时百花竞放,多接触自然绿植,可缓解“春愁”,避免肝郁气滞。
《养生论》曰:“春宜吐纳,以祛陈积。”晨起可面朝东方深呼吸,配合“嘘”字诀(六字诀之一)以疏泄肝火;傍晚散步时轻拍胆经(大腿外侧),助阳气升发。需注意避雨防风,运动后及时擦汗,勿令腠理开泄过度。
清明养生,重在“疏肝健脾、防湿御风”。“市民要根据烟台清明时节的气候特点,从防风护阳之衣,到疏肝健脾之食;从避湿通风之住,到导引气血之行,皆需契合清明‘桐华、鼠化、虹见’的物候特点。”刘丛洋说,要谨记“春夏养阳”之训,方能气血调和。
YMG全媒体记者 刘晋
通讯员 李成修 王婧
相关文章:
- 海阳诚邀海内外精英共赴星辰大海
- 2025烟台市民文化艺术季黄渤海新区分会场开幕式盛大启幕
- 大连——烟台寻根之旅首发团抵烟 全国首次跨海融媒体行动启幕
- 烈士后代拒收慰问金引网友热议山东人,纷纷“破防”晒经历,夸赞大义山东人有担当,“朴实的人 骨子里透着光”#山东人 #烟台 #热议 #烈士回家 #山东
- 归港避风
- 广东多举措筑牢清明期间森林“防火墙”
- 山东2市市政府领导工作分工公布!
- 2025年铁路清明假期运输圆满结束 中国铁路北京局旅客发送量创新高
- 清明假期周恩来故居游客接待量创新高
- 清明假期第二天内蒙古文化场馆接待游客33万人次
- 市面显活力 文旅春意浓——2025年清明假期盘点
- 清明假期“奔县游”火爆 县域景区热度上涨254%
- 清明假期江苏接待游客超两千万人次 文旅消费持续领跑全国
- 2025清明档电影票房超3.7亿
- 清明档冰城票房超285万,《向阳·花》《不说话的爱》名列前茅
- 清明的常山景区:人人人你人人人!
- 今天下午迎清明假期返程高峰,哪个时段客流集中?
- 清明祭英烈 送您一枝映山红
- 2025清明档档期票房破2亿元
- 今起,下调!假期还有低价飞机票,快去捡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