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西老区“双祭”传承家国魂——福建省武平县大禾镇上湖村八十余载传承“先祭国魂再缅家亲”双祭传统
清明前夕,闽西革命老区福建省武平县大禾镇上湖村群众延续80多年传统,自发组织前往大禾上湖红军烈士陵园祭扫英烈,随后转赴家族祠堂祭拜先祖,以“先祭国魂,再缅家亲”的双重仪式,将红色基因传承与家风根脉赓续相结合,传承优良家风,赓续红色基因。

活动图片
大禾红军烈士陵园内,晨雾未散的青松翠柏间,镌刻着万永诚、龙腾云等300余烈士姓名的英烈墙肃穆矗立。当地村民手持黄菊、抬着花篮,踏着当年红军的作战路线拾级而上。村民代表仔细擦拭碑文,全体人员肃立默哀,向英烈三鞠躬。

活动图片
“1935年4月,原中央苏区福建省委书记兼福建军区政委万永诚、福建军区司令员龙腾云率部在此浴血奋战……”村中长者诵读祭文,将人们的记忆拉回到90年前。1935年4月10日,红军部队在武平和会昌边境梅子坝区遭敌伏击,与国民党军第八师激战突围一日夜,龙腾云、万永诚壮烈牺牲。据陵园管理处负责人介绍,当年战斗结束后,村民冒死收敛散落山间的红军烈士遗体并安葬于此。此后,每到清明节与中秋节,上湖村村民都会自备三牲、鞭炮、蜡烛,祭奠长眠在这里的革命英烈。

活动图片
完成陵园祭扫的村民队伍,转身踏入村中各姓宗祠。在邓氏祠堂内,正厅供桌上,几张泛黄借据在香烛映照下格外醒目,这是邓氏族人留存下来的当年苏维埃活动的凭据。而今,这些被族人用油纸包裹了三代的凭证,与书写着“凡邓氏子孙,祭祖必先祭忠烈”的邓氏家训并置供案。每到祭拜的时候,邓氏族人便会着手祭奠红军英烈事宜。

活动图片
“先祭英烈,再祭祖宗”的习俗在上湖村已持续八十余年,早已形成村中民众自觉参与的文化传统。据上湖村党支部书记钟福荣介绍,近年来,该村创新打造“红色祭台+宗族课堂”教育模式,将红色教育与家风传承相结合,通过“烈士陵园讲党史、宗祠学堂传家风”等形式,以“国魂家脉”双重祭祀体系,通过将苏区精神具象化为可感知的仪式,让年轻一代在缅怀中感悟家国同源的精神内涵。
(林坤 王衍庆)
来源:国防时报
编辑:邱兵
编审:温韬
国防时报新闻中心 2028960156@qq.com
相关文章:
- 黄东萍,混双冠军!谭宁,女双冠军!福建选手中国羽毛球公开赛大放异彩!
- 六尺巷:一巷好家风,礼让润千年
- 第十批援藏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名单公示!福建这些集体、个人拟入选
- 河南工大推普团走进杨靖宇纪念馆 用普通话传承红色基因
- 六亩塘镇青年宣讲团进社区 红色故事润童心
- 河南西部有大到暴雨!中央气象台四预警齐发
- 爱上固原的理由,都藏在这“四色”里!
- 滚动更新|台风“丹娜丝”在台湾嘉义县沿海登陆
- 40℃+!安阳市继续发布高温红色预警
- 初心故事|“威海姥姥”的小院,守护“守护者”的亲人
- 莱芜区:沃野流金织锦绣,田园画卷入云端
- 在上海,追寻"五卅运动"的城市印记
- 纪念五卅运动100周年普陀区未成年人修身励志讲堂举行
- 红色薪火映韶华 铁军精神永流传 江苏战旗文工团走进南京鼓楼区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
- 中央气象台5月18日06时继续发布暴雨蓝色预警
- 阳光和雷雨随机切换,下周福建气温重回30℃
- 赓续红色血脉 赋能民企发展
- 三代人当兵不忘先辈 烈士寻亲活动找到第一位烈士家属
- 先升后降!“五一”假期出行最新预警→
- “走红军走过的路”徒步穿越:用脚步丈量历史,十年走过50余处热土丨湖南群体赛事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