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研团队发现外周神经系统存在新型“免疫哨兵”
记者7日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了解到,该院研究员李汉杰团队在人体外周神经系统内发现了小胶质细胞,刷新了过去科学界认为这种“免疫哨兵”只存在于大脑和脊髓的观点,为进一步研究外周神经系统发育及相关疾病提供了全新视角和潜在靶点。研究成果当日在线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细胞》。
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分为由大脑、脊髓组成的中枢神经系统以及遍布全身的外周神经系统。作为一种具有免疫功能的细胞,科学界长期以来认为小胶质细胞只存在于大脑和脊髓中,参与了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免疫过程,同时也与阿尔兹海默症、帕金森综合征等退行性疾病的发生发展相关。
2023年9月,李汉杰团队成功绘制了覆盖组织范围广、时间跨度长、采样密度高的人体免疫系统发育图谱。根据这个图谱,李汉杰团队发现人体发育早期的皮肤、心脏和睾丸等多个组织中,存在一些与小胶质细胞具有类似特征的细胞。
因此,科研人员猜想,小胶质细胞可能并非中枢神经系统独有,它们可能也存在于外周神经系统。随后,科研人员广泛收集生物样本,搭建研究体系,在人体临床样本、食蟹猴样本、猪样本的外周神经节中,观察到了一类与中枢神经系统小胶质细胞具有同样形态和基因表达特征的细胞类群,通过表观组学、细胞谱系分析以及功能实验等研究手段,证实了外周神经系统小胶质细胞的存在。
科研人员进一步对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哺乳类24种脊椎动物的外周神经节进行分析,发现外周神经系统小胶质细胞起源古老,至少在约4.3亿年前这类细胞就已出现在硬骨鱼类生物的演化进程中。
李汉杰表示,这一发现为进一步研究慢性疼痛、神经损伤、带状疱疹等外周神经系统疾病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潜在的靶点。
(新华网)
相关文章:
- 家门口的“专家号”!省人医第九批专家进驻清远佛冈
- 中国空间站“上新”三项细胞学实验 一起期待揭开更多“生命密码”
- 科安达总裁张帆:为5000多个火车站场装上防雷“盾牌”
- 我国研究人员揭示压力引发抑郁的神经机制
- 上海史上最大花展开幕!数十个花组今起在新天地亮相,随手拍大片
- 清水塘三小:打破两项区级纪录,团体总分第一!
- 新型水凝胶:调节细胞代谢,治疗关节炎症
- 官宣!2025年国家女排集训名单公布,赵勇任主帅
- 不拘一格降人才——赖亚文解读新一届中国女排主教练及队伍名单
- “园”来如此·探园⑦丨成都芯谷·OVU创客星:这颗创业“星球”有何“引力”?
- 大设施出大成果!深圳先进院团队首次证实外周神经系统存在小胶质细胞
- 我国科研团队发现外周神经系统存在新型“免疫哨兵”
- 广东丹霞山发现昭璇梨新物种
- 青海省“村歌”团队亮相全国“四季村歌”活动启动仪式
- 藏在牙齿里的归乡路
- 永州市高中生物教研基地校与教研核心团队会议在永州市第四中学成功召开
- AI助力结直肠癌治疗 三分之一患者有望减少过度治疗
- 中证科创创业50指数下跌0.12%,前十大权重包含宁德时代等
- 沪深300能源(二级行业)指数报2110.72点,前十大权重包含中海油服等
- 清华校园开放,上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