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话绘 | 当“雪王红”遇上“行政绿”:城市治理切勿“乱涂色”

近日,河北省廊坊市三河市多家蜜雪冰城门店的招牌经历了一场“变色风波”,事件的起因是当地城管部门以“城市规划”为由,要求商户门头牌匾禁用红、蓝、黑三种颜色,蜜雪冰城标志性的红底白字招牌被迫更换为绿色、灰黑色等非禁用颜色,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之后,又在舆论哗然中悄然恢复红色。
商户招牌从来不是简单的“视觉色块”,而是商业文明的鲜活符号。蜜雪冰城的红色招牌,历经20余年深耕,早已成为消费者识别品牌的“视觉密码”。
有调查显示,85%的消费者将色彩作为购买决策的首要因素,色彩能提升品牌80%的辨识度。红色刺激食欲、蓝色传递信任、绿色象征健康,这些色彩的情感联想直接影响消费者行为。麦当劳的红黄配色、星巴克的蓝色标识、Zoo Coffee的个性化色彩策略,均通过色彩强化品牌认知与市场竞争力。
这种融入品牌基因的色彩标识,承载着企业的市场信誉与消费者的情感联结,本质上是受法律保护的无形资产。然而三河城管仅凭一纸口头通知,便要求禁用红、蓝、黑三色,将“色浅、淡雅”的指导性原则异化为“非红即绿”的强制命令,不仅无视商业规律,更涉嫌侵犯企业合法权益。
政策执行的荒诞性,源于治理逻辑的本末倒置。三河市《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导则》明确规定“除明确禁止内容外,均为指导性意见”,但城管部门却将“建议”当“禁令”,对常见商业色搞“一刀切”。
而且,被禁用的红、蓝、黑恰恰是商业场景中最具识别度的主色调——红色象征喜庆、蓝色代表科技、黑色彰显品质,禁用这些颜色无异于强行剥离品牌的视觉灵魂。这种脱离市场实际的“官样审美”,让街道沦为行政权力的“调色盘”,最终只会催生千店一面的“审美荒漠”,背离城市治理“以人为本”的初衷。
城市治理的最高境界,是让“市容”与“市利”共生共荣。商户招牌既是城市形象的“面子”,更是商业活力的“里子”。基层部门在规范市容时,理应守住法治边界:政策出台前需科学论证、广泛听取民意,执行时需明确依据、避免“运动式治理”,更不能用口头通知替代法定程序。当“雪王红”在夜色中重新亮起,照亮的不仅是门店的招牌,更是对城市治理的深刻反思——比统一颜色更重要的,是让治理思维回归理性:尊重市场规律,敬畏商业创意,守护法治精神。唯有如此,城市才能容得下万千色彩,而不是让权力的“单一色调”淹没街头的生机与活力。
(漫画 张叶 评论 景洁 王亚楠 策划 殷小平)
校对 胡妍璐
相关文章:
- 京东大模型品牌全新升级为JoyAI,加速产业走向深度应用
- 着力建设安全可靠的韧性城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述评之七
- 2025第二届牛交易大会盛大启幕,科右中旗牛肉品牌战略发布圆满成功
- 沈阳高新区党工委原委员、原沈阳国家大学科技城管委会副主任张奎夫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 38万的玛莎拉蒂,戳破顶奢幻觉
- 清凉经济、夜经济、宅经济爆发,127城夜间订单翻倍:淘宝闪购上的中国人夏日消费火热图景
- 球迷建议政府“秒级响应” 江苏各地竞相花式“宠粉”
- 回收处置难,二手交易乱,无3C认证充电宝成“烫手山芋”
- 移动的啤酒节 全省首条微醺巴士上线发车
- 网贷风险提示!这些事项千万注意→
- 南阳市城管局主动服务企业 助力液化气行业高质量发展
- 政策“组合拳”发力 以旧换新激活市场新动能
- 第22届长春汽博会、第七届红旗嘉年华活动启幕
- 系统治理+精准改造 咸宁市区全面开展小微积水点整治
- 不是价格战,是生存战:蔚来在L90上赌了一切
- 赣超联赛本周六揭幕,越来越多赛事IP点燃大众热情
- 当城镇化率达67%,广州如何发力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
- 身价暴涨!这种冷门蔬菜火了,因为一杯奶茶?
- 打造“精·智城管”!青岛举行智慧化城市管理创新应用场景大赛
- 从“送餐箱”到“治理网”——神木市社会工作部激活美团骑手的志愿服务三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