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博展览上的绝美“琉璃裙”,出自淄博这位匠人之手
“有色同寒冰,无物隔纤玉。象筵看不见,堪将对玉人。”琉璃,五大名器之首、佛家七宝之一,唐代诗人韦应物和一众文人雅士曾为其提笔,歌颂传扬它的美。我国关于玻璃器制品记录最早出现于西周年间,经过数千年淬炼演变,琉璃的造型色彩日趋多元,但仍保持着手工制作工艺。特别是近几年,在“新守艺人”的创新传承下,琉璃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近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的“琉光璃彩——淄博琉璃艺术展”现场,一件名为“千环璀璨琉璃裙”的作品,以其繁复工艺与浪漫构思吸引了众多观展者的目光。该作品出自山东淄博小炉匠琉璃工作室之手,由7000多个手工制作的琉璃圆环相互嵌套而成。为了本次展览,任波与团队共精心打造了30余件作品,覆盖16个艺术门类,全面展现淄博琉璃的多元魅力。

“生动、逼真,仿佛下一秒就要飞起来!”展厅另一侧,10只形态各异的“琉璃甲虫”同样引发热议。这些触须分节、腿毛毕现的作品,正是任波斩获“2024世界杰出手工艺品徽章”的代表作。这项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与世界手工艺理事会(WCC)联合颁发的“世界杰出手工艺品徽章”奖项被誉为“世界手工艺界的奥斯卡”,任波也因此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琉璃灯工艺术家。

“我们守护的不仅是技艺本身,更是中华民族的审美基因和文化记忆。”在任波看来,琉璃灯工是一门有温度的艺术,每一件作品都凝聚着匠人对美的感悟、对极致的追求、对传统的敬畏。
1991年,17岁的任波进入博山美术琉璃厂做学徒工,开始学习琉璃灯工烧制技艺。学习几个月后,师傅秦树涛给徒弟们进行了一次考核。当别人都选择用最简单的“糖块”琉璃交作业时,任波却坚持要做出“恐龙”。虽然经过一个星期的尝试,20件作品无一成功,但是这份倔强,却在任波身上延续了30多年,驱动动着他从小学徒一路成长为淄博工匠、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中国琉璃艺术大师。
如今,任波已是当之无愧的行业领军人物。为了让这一技艺传承下去,他开始作一些新尝试。“从事琉璃灯工技艺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我一直想为这个行业尽一份力。”任波介绍,为方便爱好者学习,小炉匠琉璃工作室也开设了系统的琉璃灯工工艺课程培训。此外,他还开始将目光和步伐拓展至全国。
2015年,任波创立了“小炉匠”微信公众号,这是国内首个专门介绍琉璃灯工工艺的微信公众平台。近几年,任波与国内外越来越多的琉璃艺术从业者和琉璃艺术爱好者建立了联系。目前,任波的工作室与沈阳大学美术学院、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时尚设计学院)、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等知名美术院校开展教学合作,任波直接培养的琉璃灯工弟子已达上万人。
随着自媒体的发展,任波的一些弟子成为了拥有几万到十几万不等的粉丝的手工艺博主,创作出了一批爆红网络的作品,还有不少弟子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据统计,目前任波的弟子在全国各地创办的工作室超400家。其中,此次因在国博展出琉璃版的“九龙九凤冠”而备受瞩目的彭青艾琉璃艺术馆,其负责人彭青艾女士就曾师从任波。此外,一些来自法国、英国、加拿大等国的留学生,学成后在海外建立了琉璃灯工工作室和体验店,任波“让琉璃走向世界”的梦想正逐步变为现实。
来源:大众新闻
相关文章:
- 巍特环境凭技术优势和政策东风,解锁万亿地下管网市场
- 首次落地中国!2025年ACI机场体验全球大会在广州开幕
- “今年欧洲人更想买中国车,太反感美国”
- “中国正帮我们走出贫困”
- “展现出推进国际合作的远见卓识”(大道之行)
- 秋韵(170)| 上游主题摄影征稿作品展——曹红祖作品
- 斥资18亿美元重磅落子 海尔打通“车家生态”任督二脉
- 全国劳模考然赴京观礼九三阅兵
- 凝聚各方共识 激发合作动能 擘画发展蓝图——聚焦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
- 白俄罗斯外长雷任科夫:中国在上合组织中发挥着关键且建设性作用
- 中国资产,超配!
- 第七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圆满闭幕 意向签约金额超千亿元
-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郭芳:上合组织生态环保合作为全球南南环境合作提供了良好范式
- 早安中国:愿您有所爱,亦被爱
- 焦点访谈丨穿越烽火的不屈抗争!拉开全民族奋起抗战的悲壮一页
- 5124亿美元!中国与上合组织成员国贸易规模创历史新高
- 全球化征途步履不停,雅迪电动车领先实力赢外媒点赞
- 《中国考古报道》带你重温金字塔之巅的辉煌篇章丨一场跨越395天的文明对话
- 全球媒体聚焦丨英学者引用管仲名言 呼吁缩小对华认知差距
- 潞城区举行庆祝第八个中国医师节表彰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