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牛南调”?福建这里打起了“牛算盘”!

诏安县的一处养殖场里,肉牛在悠闲进食。 图源:诏安县融媒体中心
日前,在诏安县四都镇城楼村,肉牛育肥场建设工地上一派繁忙景象:机械轰鸣声与指挥哨声交织,工人在全力冲刺最后15%的工程进度。这个总投资达4.75亿元的重点项目,将成为诏安县打造南方肉牛集散中心的核心支撑。
即将建成的集散中心,凝聚着诏安特有的三大优势——优质的肉牛资源、专业的从业队伍和长远的产业谋划。当地政府立足资源禀赋,统筹经济效益与长远发展,通过“链式突围”战略推动肉牛产业转型升级。
理清资源禀赋
筑牢“牛产业”发展基础
清晨5点半,天刚蒙蒙亮,诏安县建穑农业有限公司已经人声鼎沸。运牛车缓缓驶入,车上的牛儿“哞哞”叫着。来自新疆的运牛车刚刚抵达,工人就忙着将肉牛引导至新建的暂养区。工作人员吴专发手里拿着记录本,仔细核对着牛的数量。

图源:诏安县融媒体中心
如此场景,在诏安县很常见。诏安人与牛的故事已有30多年历史。诏安位于闽粤交界,距离福州、深圳分别约400公里,车程仅需4小时,占据闽粤地区热鲜牛肉供应圈的中心位置。而闽粤地区是热鲜牛肉的主要消费区,福州至深圳一带日需消费肉牛约4000头。
一到冬天,潮汕、诏安牛肉火锅尤受欢迎。这种以牛肉新鲜品质和滑嫩口感取胜的健康饮食方式,深受消费者青睐,成为火锅消费的主要流派之一。一批敢闯敢拼的诏安人,开始走南闯北收购肉牛,逐渐形成了覆盖全国的销售网络。“每四头闽粤热鲜牛肉,就有一头经诏安人之手处理。”诏安县畜牧站站长李益彬的这句话,道出了诏安发展肉牛产业的底气。
“北方牧区牛源充足,但价格竞争激烈;南方消费旺盛,却缺乏养殖条件。”李益彬分析道,“诏安的优势在于‘北牛南调’。与云贵川、新疆、内蒙古等地广人稀的地区相比,诏安养牛没优势,但短期育肥有优势。北方冬季寒冷,牛吃得多、肉长得少,且成牛运输易受天气影响而掉膘;而诏安冬季气候温暖,是个集育肥、短期暂存、‘北牛南销’等多种优势于一体的好地方。冬季北方大雪封山之时,正是南方火锅旺季。我们用卡车将肉牛调过来,育肥之后再销售。300公斤的架子牛在诏安育肥5至8个月,平均出栏体重就可达600公斤,既避开了北方养殖成本高的劣势,又抓住了南方市场的黄金期。”
庞大的消费市场,催生了“牛职业”。在全国从事屠宰、加工、销售牛肉及经营牛肉火锅的诏安人超5万人,占全县人口近十分之一。在福建和广东两省,诏安人每天可屠宰肉牛约1000头。
“我们有市场、有人才,缺的是规模化产业链。”李益彬坦言,长期以来,拥有区位优势、人才基础的诏安,却没有与之匹配的“牛产业”,诏安本地肉牛产业停留在“小散弱”状态。全县牛肉食品经营门店近百家,却只有存栏肉牛5000头、牛场4家。
做好长远布局
将一头牛“吃干榨净”
“为破解发展难题,我们立足特色资源,深挖三大优势。首先,我们得抓住‘北牛南调’的区位特点,找准产业突破口。其次,我们要化‘散’为‘整’,通过建设集散中心,把分散的产业资源整合起来,实现规模效应。最后,要推动传统养殖实现智能化转型升级,科技创新就是其中的关键。”李益彬介绍,基于此,诏安在今年先行启动建设育肥场(一期)项目、肉牛屠宰场和肉牛交易中心项目。

图源:诏安县融媒体中心
坐落于龟山山腰上的育肥场(一期)项目,设计暂存肉牛1.31万头,划分为9个育肥单元,每个单元都配备育肥牛舍、草料棚、兽医室等。
“与传统高密度养殖不同,这里的每头牛享有6平方米活动空间,使用抬高30厘米的饲料盆,吃饲料再也不用低头。”福建诏安丹龙农牧实业有限公司工程师陈毅军告诉记者,项目采用“统建租赁”的运营模式,目前,已有3家肉牛企业签约,2家签订框架协议,预计明年3月底前全部竣工投用。
与此同时,诏安正积极引回在外从事肉牛贸易的本地专业人才。“过去,诏安人常年在外奔波收购肉牛,对本地经济贡献有限。待肉牛交易中心建成后,将吸引大批‘行家里手’回乡,为诏安发展肉牛产业奠定强大人才基础。”陈毅军表示,南方肉牛集散中心建成后,预计年交易量将突破60万头,带动全产业链产值达165亿元。未来,中心将像“生鲜超市”一样,集中展示优质牛源,简化交易流程。肉牛企业将育肥后的牛,或者从北方收购而来的成牛批量“上架”,供批发商、销售员挑选购买。
黄雪东原本在漳州市区经营肉牛加工,签约育肥场之后,他也打算进军这一环节,做全牛产业链。“我们很看好牛产业。作为健康食品,牛肉市场需求会稳步增长。”黄雪东表示。
诏安的产业布局不仅着眼当下效益,更注重长远发展。
南方肉牛集散中心项目按照“一核四区”式规划进行布局,包括肉牛集散核心区、肉牛屠宰加工与冷链物流配送区、牛副产品再利用加工区、饲草料生产加工区、生物有机肥加工区,可将“牛利益”最大化。
此外,诏安抢抓中菲“两国双园”机遇,进军“进口牛”市场。根据“两国双园”项目规划,结合进口活牛深加工发展定位,当地在项目中配套进口肉牛隔离场、肉牛屠宰深加工区,以及入境活畜隔离场和全自动化屠宰工厂,构建活畜进口及全畜加工产业基地。
如今,诏安肉牛产业链条环环相扣,已经形成完整的产业闭环。以活牛运输为例,当肉牛从外省运抵诏安后,首先要在集散中心核心区接受严格的检疫检验,并完成必要的隔离观察。在此期间,牛只食用的饲草饲料均由园区配套的加工中心统一供应。值得一提的是,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粪污经过专业化处理,可转化为优质有机肥,直接用于周边果蔬种植,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完成育肥后,肉牛可直接在园区内进行交易,并进入现代化屠宰加工环节,最终通过冷链物流配送到各地市场。
“传统屠宰依赖人力,而现在,机械化生产极大提升了效率。未来,我们还将引入‘牛周边’,招引一些利用牛皮、牛毛、牛角的企业,真正将牛‘吃干榨净’。”李益彬表示,集散中心模式是“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的发展思路。未来,诏安县还将构建多方共赢的利益联结机制,让企业有效益、村集体有收益、农民有实惠。
来源:福建日报
相关文章:
- “北牛南调”?福建这里打起了“牛算盘”!
- 速看!赣州嘉福中心复工时间定了!
- 大力优化营商环境 加快高质量发展丨“项目管家”护航用海项目“加速跑”
- 总成交额超16亿元
- 长岭社区“岭里十八匠”活动体验日:匠心汇聚,共筑美好家园
- 广东87条政策“力挺”文化产业:锁定六大重点领域激活市场潜力和投资热力
- 第十二届中国体育产业交流大会在昌召开
- 晋江5个项目获泉州市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项目立项
- 河口“区县”与江西东驰新能源产业有限公司签订高性能锂离子、钠离子电池生产制造框架合作协议
- 锡盟已开始执行!价格调整!
- 2025多哈世乒赛明日开赛,国乒将向5个项目发起冲击
- 聚焦丝博会 | 榆阳区150家领军企业将参加丝博会 重点覆盖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 京津冀党政主要领导座谈会在河北召开
- 南昌市林业科技示范项目落地
- 放行通车!高新⇋肥西,10分钟直达!
- 德州首个房地产测绘全链条服务“安心办”项目签约
- 产业转移看四川丨英发控股总裁张敏:宜宾BC电池项目预计本月底下线产品
- 完败!约基奇17+8+6,亚历34+8+4,威少大惊喜,季后赛走势改变
- 【理通三迤】以产业升级之笔 绘就云南发展新卷
- 【大县勇担当】地处武陵山腹地的人口小县、生态大县,该如何转型发展?请看——古丈县的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