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大:5个玉米品种跻身黄淮海区高产品种榜单十强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张利军 通讯员 周红飞 杨艺辰)近日,在海南三亚举行的2025中国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上,公布了“2024年寻找高产玉米测产活动”中黄淮海区高产品种榜单。来自河南农业大学专家教授及其合作团队培育的5个玉米品种——康农8009、君育136、豫单883、MY73和九圣禾6116成功跻身榜单前十名。其中,康农8009和君育136分别以亩产1089.12公斤和1086.49公斤的优异成绩位列第二、第三名。
此次测产活动由中国种子协会于2024年9月发起,旨在推出一批适应性广、高产稳产的玉米品种,帮助农民科学选种用种。活动吸引了20家种子会员企业、25个品种和25个地块参与,覆盖了东华北、黄淮海和西北三大玉米种植生态区。在黄淮海区域的玉米生长季,尽管部分区域遭遇了旱涝急转、锈病、青枯病、穗腐病、倒伏、空颗、花粒、畸形穗等多重灾害的叠加影响,河南农业大学培育的品种凭借其卓越的大田表现、综合抗性、稳产性和丰产性,赢得了专家组的一致认可,最终在25个参评品种中脱颖而出。
据了解,康农8009、豫单883和MY73由河南农业大学汤继华教授及其合作团队培育,君育136出自陈伟程教授团队,九圣禾6116则由李浩川教授团队研发。这些品种的成功不仅体现了河南农业大学在玉米育种领域的深厚积累,也展示了其在应对复杂气候条件和病虫害挑战方面的强大科研实力。
师承吴绍骙的陈伟程教授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河西走廊是我国玉米种子生产的最优生态区,开辟了新的玉米制种基地,并选育出第五代玉米代表性品种“豫玉22”,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以陈彦惠、汤继华等人为代表的河南农业大学“玉米人”在科研前沿接续奋斗,瞄准玉米种业“卡脖子”难题,围绕机收玉米、玉米杂种优势解密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选育出了“豫单9953”“MY73”等一批优秀品种。其中,汤继华教授团队培育的“MY73”已成为当前全国推广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品种。
作者:张利军 周红飞 杨艺辰
相关文章:
- “五一”假期头两天下沙迎客超22万人次
- “五一”假期前半程,河南多景区热力升腾 | “五一”消费热力图
- 视频|刘德华“五一”亮相广州,新片与欧豪演师徒
- 德国斯图加特发生车辆冲撞人群事件 至少三人受伤
- 【今日天气预报】惠州2025年05月03日天气预报,雷阵雨,无持续风向,空气质量良
- 美国中央情报局计划裁员1200人
- 数千名游客挤满政府食堂!米饭蒸了1000多斤,饭碗都不够了……
- 青岛66家境内上市公司去年营收6494.64亿元,产业布局“多点开花”
- 市政协召开十四届二十九次主席会议 杨继承主持
- 冲击五连胜!辽宁铁人队将迎战陕西队
- 巽卦为什么在西南(巽卦意义蠡测)
- 希腊船东青睐中国制造,中希造船合作迈入新阶段
- 分水有术 迅流无滞(文化中国行)
- 美国将于6月14日举行阅兵式
- 为什么西红柿不开花不结果呢(这四个原因会造成西红柿只长秧不结果!)
- 机器人亮出“嫁接功”
- 延安1起!陕西通报10起典型案例!
- 社会全员参与监督 鞍山多措并举保障生产安全
- 微信上线新模式!家长狂喜
- 首都航空飞行员杨紫龙荣获2025年度新时代青年先锋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