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最低价”可能是坑 市场监管总局联合中消协发布直播带货消费提示
北京商报讯(记者 孔瑶瑶)网络直播带货作为一种新兴消费模式快速发展,在为消费者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出现了虚假宣传、商品质量参差不齐、售后服务缺失等问题。6月9日,市场监管总局和中国消费者协会联合发布直播带货消费提示。
选择正规直播平台购物。选择信誉良好、资质齐全、消费者评价较高的正规平台进行消费,核实商家的营业执照、经营资质等信息,确保其合法合规。警惕通过个人社交账号、临时链接等非正规渠道进行的交易,不要轻信和点击来源不明的购物链接。建议全程在直播平台内置购物系统完成交易,切勿脱离平台进行私下转账交易。
理性对待直播营销话术。警惕“全网最低价”“限量秒杀”“5秒下链接”等宣传,通过第三方比价工具核实历史价格,谨防虚构原价陷阱。不轻信“百分百正品”“特效保证”等绝对化承诺,要求主播出示商品检测报告、授权证书等证明文件。注意识别“刷单炒信”行为,综合查看商品详情页参数、用户真实评价等多维度信息。防范情感营销诱导,避免因支持“偶像”“家人”等情感因素冲动消费。
选购保健食品时,要通过正规渠道,并认准产品包装上的保健食品“蓝帽子”标志,核对保健食品注册号/备案号,根据保健食品的保健功能、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等信息科学选择,谨防虚假夸大宣传。选购跨境商品时,要清楚我国对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实行正面清单管理,正面清单目录内包括酒、饮料、调味品、食用油、乳品、蜂蜜等食品。根据相关规定,跨境电商零售进口食品原产地有关质量、安全、卫生、环保、标识等标准或技术规范要求,可能与我国标准存在差异,消费者自行承担相关风险。尤其是宣称“功能”的进口食品,其管理方式可能与我国不同,应谨慎购买。
在购买商品和服务时,应注意留存完整的消费凭证。使用平台录屏功能保存商品宣传全过程,重点记录质量承诺、售后服务等关键内容;妥善保存订单详情、支付凭证、物流信息等电子证据,对重要信息进行截图备份;通过平台官方渠道与客服沟通,文字聊天的记录需完整保存,电话沟通应录音存证;签收商品时要谨慎,特别是易碎、贵重物品,要当场查验外观及基本功能,必要时需全程录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除定作、鲜活易腐等特殊商品外,网购商品均享有七日无理由退货权。若商家设置“不退不换”等霸王条款,可依法主张权益。如果发现商品存在质量问题,及时通过平台维权通道发起售后申请;如果遭遇虚假宣传或消费欺诈,可通过智慧315投诉平台或热线电话向消协组织投诉,也可以向有关监管部门举报。对于金额较大、涉嫌刑事犯罪的案件,应向公安机关报案并提交相关证据。
相关文章:
- 江铃上半年业绩稳步增长:同比增长8.15% 三大品类协同发力
- 石家庄海关多措并举推动河北省外贸高质量发展
- 轻信稳赚不赔 炒股被骗巨款
- 网贷风险提示!这些事项千万注意→
- 沧州维修资金管理服务平台上线 维修资金怎么用 业主网上投票说了算
- 聚焦摆拍、编造、仿冒、低俗等突出问题,“清朗”专项行动严处一批短视频账号
- 陌生人用女子身份信息反复买退火车票,1 个月 200 多次!维权过程太扎心
- 严惩“开盒”,给隐私“上锁”
- 6个“名品”3个“名景”上榜省级名单 青岛元宇宙:紧扣千行百业“刚需”
- 粤港澳大湾区“跨境养老”渐成趋势
- 从古梨园到新农店,“中国雪花梨之乡”如何在拼多多开启新篇章?
- 京东:目前京东币链科技没开始发行稳定币
- 灼言·主播评丨小细节里的大温度
- 国内商品期市午盘涨跌参半,黑色系涨幅居前
- 6月25日,助力球迷朋友出行,济南公交开通11条球迷定制公交
- 公安部公布十大高发电诈类型
- 曹操出行港股IPO拟募资逾18亿港元:去年净亏12亿元,超八成订单来自聚合平台
- 5月市场销售明显回升 以旧换新相关商品快速增长
- 微信最新公告:下架!
- 泰国将征召预备役部队?!政府发言人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