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亮成绩单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驻穗记者 张莹
眼下,DeepSeek国产AI大模型、宇树科技“秧歌”机器人等走红,引发全球AI行业的新一轮竞争热潮。4月1日,在《广东省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新闻发布会上,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杨军介绍,广东在推进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长期部署,成果斐然,已经构建起了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多层次创新载体布局体系。
人工智能原始创新能力持续提升
人工智能领域,在高端算力芯片方面,昇腾910B已成为国内算力芯片主流产品,Atlas 900计算集群表现出色;
在大模型方面,“鹏城·脑海”“混元”等通用大模型崭露头角,“WPS AI”成为国内首个协同办公赛道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
在创新应用方面,智能无人机在广东已实现山地、乡村及各类应急场景下的物资运输;
在前沿技术方面,面向生物、化学、材料等领域,积极探索人工智能驱动科学研究的新范式;
目前,广东已建设起一批重大创新平台,鹏城国家实验室、琶洲实验室等重量级实验室,广东人工智能与先进计算研究院等5家高水平创新研究院,华为、腾讯等25家省级以上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广东原始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持续提升。
下一步,广东计划重点围绕智能算力基础底座、核心算法与数据安全、具身智能、前沿技术、创新场景应用等方面,持续组织实施“新一代人工智能”旗舰专项,加快解决超大规模算力调度、边端算力芯片、大模型技术,以及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交通、能源、政务等领域亟需攻关问题,支撑打造国家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引领地。
机器人领域取得标志成果
在机器人领域,广东重点围绕大模型、芯片、运动控制、减速器、伺服电机以及高端整机等领域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
在机器人“大脑”“小脑”方面,广东研制出首款搭载鸿蒙操作系统的人形机器人夸父,已入驻国内大型企业工厂;
研制出多模态四足机器人、轮腿式机器人等系列智能机器人产品。
在机器人“本体”硬件方面,谐波减速器、编码器、六维力传感器等核心部件实现自主研发,成本降低超50%,极大支撑了我国机器人产业的自主发展;
同时,广东建设了一批重大的机器人创新平台,建成以重载机器人全国重点实验室、季华实验室等重量级实验室、广东省智能机器人研究院等16家新型研发机构、广东省智能机器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86家省级工程中心为主体的多层次科研平台体系,为提升机器人领域核心竞争力提供有力支撑。
下一步,广东将重点围绕人形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服务及特种机器人等方面,组织实施“智能机器人”重大专项,重点加快灵巧手、空心杯电机、电子皮肤、一体化关节、运动控制、端到端机器人用大模型等核心技术攻关,全力打造全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高地。
杨军介绍,广东将发挥鹏城国家实验室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产业孵化方面的作用,继续支持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等重大创新载体;将智能工业机器人作为重点布局的领域之一,构建国产化的“操作系统/数据库+智能硬件+大小模型+机器人智能控制”创新联合体,赋能工业机器人产业升级。
相关文章:
- 京东大模型品牌全新升级为JoyAI,加速产业走向深度应用
- 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8.4% 中国人寿“333战略”深化
- 2025第二届牛交易大会盛大启幕,科右中旗牛肉品牌战略发布圆满成功
- “金山明珠”迈向“文旅高村”
- 向新而行|勇攀科技高峰和产业高峰
- 选品、签约、下单 龙海食品产销对接成果丰
- 河北唐山联动京津协同发展
- 第22届长春汽博会、第七届红旗嘉年华活动启幕
- 罗盘科技:AI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创新
- 天源迪科子公司维恩贝特已布局稳定币领域形成技术储备
- 12位图灵奖、诺奖得主参会!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亮点提前看
- “苏州十大产业科技成果”将首次发布
- 恒瑞医药:子公司获得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
- 探访黄土地上的“小巨人”
- AI陪聊,抢得走心理医生的“饭碗”吗?|行业 Mapping
- 新增投资近70亿!大湾区(南沙)临港产业集聚区正式揭牌
- 内蒙古多轮驱动铺就农村牧区劳动力“增收路”
- 共话中国经济新机遇丨专访: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为外国投资者提供新机遇——访英国四十八家集团主席杰克·佩里
- 中国医疗器械产业:2024年规模1.2万亿,创新产品增多
- 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 加快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