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为何这块“金字招牌”永不褪色

一宫环岛。记者 宫伟恩 摄
结果,总隐藏在一个个日常背后。
当人们一边苦恼交通拥堵,一边又感叹修快速路哪这么容易时,2023年,包头仅用5个多月时间,便建成了首条城市快速路——复兴大街,同时创造了道路建设史上的“包头速度”。
当人们为由于历史原因遗留下的“夹心房”倍感唏嘘时,2023年以来,包头以对历史的担当、对百姓的负责,实施了“夹心房”改造工程,不仅改善了居民生活条件,提升了城市建设品质,社会矛盾也随之化解。
当有的城市还被市容管理与摊贩经营的矛盾困扰时,包头创新性地设立了潮汐早市,刚柔并济中让繁华与秩序不再对立。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这样的努力也一定会被看到。
2025年5月23日,中央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小组发布通报,包头市成功通过全国文明城市复查,继续保留这一“国字号”荣誉。这是包头自2005年首获该称号以来,连续七届获评全国文明城市,这样的成绩放眼全国,凤毛麟角。
20年前,包头从116个参选城市中脱颖而出,获得“首批全国文明城市(区)”荣誉称号,作为西北地区唯一入选的城市,包头的成功在当时被称作“奇迹”。
经过20年奋斗,当时的“奇迹”已成为包头的“金字招牌”,并随着一代代人的努力越擦越亮。
2023年以来,包头累计治理背街小巷54条,推动实施路网改造工程30项,打通断头路30条,新建口袋公园和小微绿地102处,改造体育公园15处。同时,改造城镇老旧小区450.2万平方米,连续3年入选全国城市体检样本城市,这座半城楼房半城绿的城市比之前更加宜居。
这些年来,包头广泛开展文明交通、文明市场等专项行动,城市道路秩序井然。一位在中环国际写字楼的上班族告诉记者,某天他透过办公室窗户看钢铁大街与幸福路十字路口的早高峰,“那画面太有秩序感了!太治愈了!”街边市场同样,兼顾“烟火气”和“文明风”,走进人潮退去的潮汐早市,你很难想象几小时前这里还是热热闹闹的街边市场。
这些年来,包头广泛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选树,累计获评中国好人25人、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12人。累计创建全国文明单位38个、文明村镇18个、文明家庭3个。这些数据背后,是这座城市百姓的文明底蕴和巨大善意。
文明,是包头的城市基因,更是迈向未来的底气。从草原钢城到文明之城,从工业重镇到宜居家园,包头用行动与事实证明:文明城市不仅是一项荣誉,更是一场永不停歇的幸福接力。在这场接力中,包头人展现出了让人震撼的团结,他们在各自承担的每一个社会角色中都在身体力行“文明”二字:从城市中心到背街小巷,从道路交通到热闹市场,从环境卫生到精神风貌,他们用实际行动携手奋进,让文明之花在鹿城大地常开不败,让文明之城的“金字招牌”永不褪色!
(包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图日根,张富博)
相关文章:
- 首届全国赛落幕 “村超”聚力再出发
- 《中国考古报道》带你重温金字塔之巅的辉煌篇章丨一场跨越395天的文明对话
- 网红景点计时拍照 网友建议全国推广
- 韧性城市:以安全筑牢城市发展基石
- “赛”与“城”的双向奔赴!国字号赛事“新面孔”接连亮相沈阳,为打造“国际沈”增添体育魅力
- 2025年7月28日|贵州屯堡
- 着力建设安全可靠的韧性城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述评之七
- 清凉经济、夜经济、宅经济爆发,127城夜间订单翻倍:淘宝闪购上的中国人夏日消费火热图景
- 球迷建议政府“秒级响应” 江苏各地竞相花式“宠粉”
- 移动的啤酒节 全省首条微醺巴士上线发车
- 理响中国|尼山开放麦:全球文明对话之声
- 系统治理+精准改造 咸宁市区全面开展小微积水点整治
- 东乡县举办“新风新俗新东乡”主题活动
- 赣超联赛本周六揭幕,越来越多赛事IP点燃大众热情
- 三问尼山,让文明灯塔照亮前行正道
- 小米YU7正式交付,雷军向首批车主交车
- 当城镇化率达67%,广州如何发力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
- 打造“精·智城管”!青岛举行智慧化城市管理创新应用场景大赛
- 从“送餐箱”到“治理网”——神木市社会工作部激活美团骑手的志愿服务三重奏
- 九洲公园今日正式开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