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为何这块“金字招牌”永不褪色

一宫环岛。记者 宫伟恩 摄
结果,总隐藏在一个个日常背后。
当人们一边苦恼交通拥堵,一边又感叹修快速路哪这么容易时,2023年,包头仅用5个多月时间,便建成了首条城市快速路——复兴大街,同时创造了道路建设史上的“包头速度”。
当人们为由于历史原因遗留下的“夹心房”倍感唏嘘时,2023年以来,包头以对历史的担当、对百姓的负责,实施了“夹心房”改造工程,不仅改善了居民生活条件,提升了城市建设品质,社会矛盾也随之化解。
当有的城市还被市容管理与摊贩经营的矛盾困扰时,包头创新性地设立了潮汐早市,刚柔并济中让繁华与秩序不再对立。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这样的努力也一定会被看到。
2025年5月23日,中央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小组发布通报,包头市成功通过全国文明城市复查,继续保留这一“国字号”荣誉。这是包头自2005年首获该称号以来,连续七届获评全国文明城市,这样的成绩放眼全国,凤毛麟角。
20年前,包头从116个参选城市中脱颖而出,获得“首批全国文明城市(区)”荣誉称号,作为西北地区唯一入选的城市,包头的成功在当时被称作“奇迹”。
经过20年奋斗,当时的“奇迹”已成为包头的“金字招牌”,并随着一代代人的努力越擦越亮。
2023年以来,包头累计治理背街小巷54条,推动实施路网改造工程30项,打通断头路30条,新建口袋公园和小微绿地102处,改造体育公园15处。同时,改造城镇老旧小区450.2万平方米,连续3年入选全国城市体检样本城市,这座半城楼房半城绿的城市比之前更加宜居。
这些年来,包头广泛开展文明交通、文明市场等专项行动,城市道路秩序井然。一位在中环国际写字楼的上班族告诉记者,某天他透过办公室窗户看钢铁大街与幸福路十字路口的早高峰,“那画面太有秩序感了!太治愈了!”街边市场同样,兼顾“烟火气”和“文明风”,走进人潮退去的潮汐早市,你很难想象几小时前这里还是热热闹闹的街边市场。
这些年来,包头广泛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选树,累计获评中国好人25人、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12人。累计创建全国文明单位38个、文明村镇18个、文明家庭3个。这些数据背后,是这座城市百姓的文明底蕴和巨大善意。
文明,是包头的城市基因,更是迈向未来的底气。从草原钢城到文明之城,从工业重镇到宜居家园,包头用行动与事实证明:文明城市不仅是一项荣誉,更是一场永不停歇的幸福接力。在这场接力中,包头人展现出了让人震撼的团结,他们在各自承担的每一个社会角色中都在身体力行“文明”二字:从城市中心到背街小巷,从道路交通到热闹市场,从环境卫生到精神风貌,他们用实际行动携手奋进,让文明之花在鹿城大地常开不败,让文明之城的“金字招牌”永不褪色!
(包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图日根,张富博)
相关文章:
- 三问尼山,让文明灯塔照亮前行正道
- 小米YU7正式交付,雷军向首批车主交车
- 当城镇化率达67%,广州如何发力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
- 打造“精·智城管”!青岛举行智慧化城市管理创新应用场景大赛
- 从“送餐箱”到“治理网”——神木市社会工作部激活美团骑手的志愿服务三重奏
- 九洲公园今日正式开园
- 包头市23130名考生参加中考
- 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
- 魏栓师等人违规吃喝严重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公开通报!
- 6月LPR报价出炉:5年期和1年期利率均维持不变
- 华新街道名都园社区开展“翰墨传礼·书写文明天津”主题书法创作活动
- 2024年最高检依法核准追诉低龄未成年人严重暴力犯罪34人
- 辽宁小伙常吉勇夺男子百米全国冠军
- 记者探访大河村遗址博物馆新馆:有点有面有上新!
- 济南第三届“海右人才节”今日启幕
- 青岛发布重磅规划,涉及东岸城区
- 优化离境退税政策实施首月 全国办理退税笔数同比增长116%
- 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下降4.4%
- 连续十年霸榜前十,长沙魅力何在? | 山水洲城记
- 独立爵士乐队唱响“新蝉第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