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库文章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股价低迷,中国海诚遭投资者诘问:公司现金有30亿、市值才45亿合理吗?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9 14:33:00    

当公司股价相对低迷时,手持现金较多也似乎成了“原罪”。日前发布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以下简称记录表)显示,中国海诚(002116)遭遇投资者诘问:公司现金有30亿,市值才45亿,你认为合理吗?有无收购或重组的计划?

中国海诚就此回应称,公司一直关注市场收并购机会,希望通过投资并购或自主孵化等方式寻求第二发展曲线,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增强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战略转型提供支撑。目前在积极寻找可实施的标的,后续如有相关信息,公司将及时发布相关公告。

另有投资者提问:中国海诚股票价格一直低迷较,2023年增发价11元1角3分还要低1元3角,请问公司怎么看待,有什么措施提升应有的股票估值水平?

中国海诚就此表示,公司股价受外部宏观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从目前的估值水平来看,公司市盈率水平高于行业平均。公司一方面积极做好经营业绩,提高公司经营质量,另一方面,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努力提升公司的科技含量和属性,以增强核心竞争力和市场认同感。同时公司高度重视市值管理,会利用各种渠道做好价值传递,促进投资者对公司的了解和认知,相信市场会给予公司一个合理的估值。

中国海诚4月23日公布2025年一季报和2024年年报。数据显示,公司年报营收净利“双增”,但一季报营收净利双双出现两位数下滑。

2025年一季报显示,公司营业收入为10.5亿元,同比下降15.32%;归母净利润为4555万元,同比下降17.57%;扣非归母净利润为4349万元,同比下降20.53%;经营现金流净额为-1.82亿元,同比下降209.72%。

中国海诚2025年一季报主要财务指标

一季报最新数据显示,公司最新货币资金为31.49亿元。

截至5月19日14:13,公司报10.31元/股,涨4.78%,即时总市值48.05亿元。从股价走势看,公司年内股价涨幅近6%;若以公司去年4月17日的阶段高点12.50元/股计,公司股价跌超17%。

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报告期完成营业收入68.21亿元,与2023年相比增加2.54%;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3.35亿元,与2023年相比增长8.06%。四项主营业务中,总承包业务全年实现收入50.45亿元,同比增长8.02%;设计业务全年实现收入10.86亿元,同比减少15.83%;监理业务全年实现收入4.15亿元,同比增长1.17%;咨询业务全年实现收入1.38亿元,同比减少12.10%。

中国海诚2024年年报主要财务指标

年报显示,中国海诚公司是我国轻工行业最大的提供设计、咨询、监理等工程技术服务和工程总承包服务的综合性工程公司。公司业务领域涵盖轻纺、建筑、城市规划、商物粮、电子通讯、化工、石化、医药、机械、农林、市政公用、电力、环境保护等行业,客户遍及亚、欧、非、美及大洋洲等地。公司在制浆造纸、食品发酵、制糖、烟草酿酒、精细化工、民用公建等传统业务领域具备竞争优势,在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能源环保(垃圾焚烧、污水处理)等新兴业务领域发展迅速。

就公司在整个行业背景下的表现,记录表显示,中国海诚称,2024年,公司所在轻工行业工程总承包领域整体呈现阶段性承压态势,部分企业因项目周期、成本波动等因素面临增速放缓。公司2024年通过优化项目管理和成本控制,实现了业绩的稳步增长,整体经营成果优于行业平均水平。

有投资者提问:公司一季度利润同比下降17.57%的原因是什么?未来经营的预期?是否有回购计划?

中国海诚回应称,受部分项目验收节奏延后及行业短期需求调整影响,公司2025年一季度业绩同比出现暂时性波动。公司2025年一季度新签合同17.55亿元,同比增长5.80%,在手合同稳步增长,从全年看,公司有信心实现业绩的平稳增长,保持行业竞争力。公司目前没有股份回购计划。

也有投资者关心大股东资产注入的可能,有投资者问:赵国昂作为中轻集团的总经理和中国海诚的董事长,为何不主导将中轻长泰注入中国海诚,将中国海诚做强做大呢?

中国海诚回应称,公司在“十五五”期间将持续进行战略转型,布局战新行业,拓展第二发展曲线,做强做优做大中国海诚。对于大股东注入资产如有相关信息,公司也将及时发布公告。

有投资者问及公司海外的业务规划与目标,中国海诚回应称,海外业务是公司业务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公司以优势行业作为突破口,重点布局成长性较好的国外市场,聚焦于“一带一路”沿线项目,稳健拓展海外市场。近三年,公司累计海外业务营收占总营收的14%,未来公司海外业务的目标是达到营业收入的20%-30%。

有投资者表示,发现公司订单基本还是集中在食品饮料,造纸等行业,公司未来在哪些新的行业有可能大的突破?

中国海诚回应称,传统轻工行业是公司发展的压舱石。十四五期间,公司围绕轻工业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的发展契机,紧跟国家战略新兴行业发展政策导向,结合公司主业优势与市场定位,依托轻工业技术积淀,在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重点战新行业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目前新能源新材料行业的订单逐年增加,近三年订单位列公司主营行业的前三。公司未来将持续加大战略新兴行业科技投入和市场拓展力度,力争实现更大的突破和发展。

来源:读创财经

审读:汪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