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经济学家:美国滥施关税伤人伤己
人民网讯 近日,卡塔尔半岛电视台网站刊登阿拉伯知名政治经济学家穆斯塔法·优素福的署名文章。文章认为,在全球经济面临新一轮动荡之际,美国日前宣布的关税新政是非理性的,美方的一意孤行将影响全球:美国民众将首当其冲遭受损失,接着美国盟友将陷入困境,最后才能打击到美国所谓的“对手”。文章摘要如下:
近期,美国滥施关税,不再仅仅针对中国,也将加拿大、韩国、墨西哥、日本以及欧盟等美传统盟友视为其所谓“美国遭受不公平贸易待遇”的责任方。这引发了全球市场剧烈波动,同时也向世界敲响警钟:国际贸易体系正进入前所未有的动荡阶段。
此次滥施关税是带有“美国优先”色彩的敌对政策,也是基于孤立主义和保护主义的“特朗普经济观”的延伸,相较之前的政策更加粗暴,也更具攻击性。对此,多国接连发布对美反制措施。
文章认为,尽管美关税新政贴着“民族主义”标签,但代价首先是由美国民众买单。耶鲁大学一项研究显示,美国家庭每年将付出 5200 美元(每月超过 433 美元)以应对物价上涨。而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则警告称,美国将面临经济滞胀、价格上涨、失业率上升等糟糕局面。
分析人士认为,美国对进口自中国、欧盟的产品滥施关税无助于美国工业复苏。相反,这会迫使中欧企业将业务迁往其他国家,导致美国工人大量下岗。“美国优先”的结果实际上是将美国民众的利益抛至最后。
当关税政策从施压工具转变为“驱逐工具”,各国已经开始寻找与美国伙伴关系的替代方案。比如,以德法为首的欧洲正在加强与“金砖+”合作。
此外,美方滥施关税还将令世界对美元作为主要储备货币的信心逐渐减弱。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探索替代方案,在国际贸易中寻求使用非美元货币进行结算。这传递出一个十分明确的信息:世界正在走向多极金融体系。
文章最后表示,今天,我们见证的是全球秩序的深刻转变。世界不再愿意为美国的混乱买单,也不再愿意以牺牲自身稳定为代价接受“美国优先”的口号。当今,世界正加速“向东看”“向南看”,走向一个更加公正平衡的全球模式。(编译:王晶)
相关文章:
- 跨境支付全球市场洞察报告:B2B占绝对主导地位
- 台“观光署”要求旅游业者“劝阻”游客赴陆 国台办:倒行逆施,践踏人权
- 从经济“一季报”看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
- 美国务卿:需俄乌提供具体提案,若无进展将退出调解
- “全民抵制”美国货!加拿大货架上掀起一场“枫叶”标签狂热
- 致40人死亡,28日全国哀悼,伊朗港口爆炸最新细节披露;美官员:美乌矿产协议即将完成;6部门发文优化离境退税政策丨早报
- 阿曼外交大臣:伊美下一轮谈判暂定5月3日举行
- 特朗普称中国须做出实质性让步,否则不会取消对华加征的关税
- 中国代表:美滥用东道国地位频繁拒签他国外交人员
- 普京会见美特使同日,莫斯科州遭恐袭
- 加拿大财长:加拿大需要抗击美国关税
- 管城区东三马路小学开展“4·23世界读书日”活动
- 马斯克称中国用户对FSD最苛刻;苹果Meta收巨额罚单;宇树将参加机器人运动会
- 裁人、内讧、撂挑子……美国政府陷入三重乱局
- 北京怀柔雁栖湖畔上演“世界读书日”特别策划活动
- 我携书页揽星河——第30个世界读书日感怀之二
- 《新闻联播》 20250422 21:00
- 美百所大学联名谴责特朗普
- 世界读书日 | 我们的困惑,书知道答案
- 世界读书日前夕,余杭良渚玉琮与稻城皮洛石器开启“时空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