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闷在教室里 现在跟着地图走——重庆永川多措并举打造鲜活的思政课堂
光明日报记者 张国圣 黄汉鑫
“以前总闷在教室里,现在跟着云地图走,思政课变得完全不一样了!”日前,来到重庆永川规划展览馆,永川上游小学学生强雨祺兴奋地体验着VR技术还原的永川城市变迁,“通过AR扫描展品,还能听到文物背后的故事。”
现在,利用一张串联起永川桂山公园革命烈士纪念碑、集成电路创业史陈列馆等35个点位的“红岩铸魂”永川思政地图,当地已有10万名学生通过线上资源、9万余人次来到线下场馆,借助数字技术穿越时空,聆听更为生动的思政课。
“数字赋能思政教育之外,我们还改善过去思政课的‘孤岛’状况,打通学校、家庭、社会资源协同育人。”永川区教委主任具荣海说。
针对大中小学思政教育存在的“学段断层”“校际壁垒”“家校脱节”问题,永川构建“政—校—家—社”四方联动机制,整合100余位专家、3000余名教师、1.1万名志愿者,建成包含330余节精品课程和200余个实践案例的大思政教育资源库。在“教联体”框架下,当地妇联、团委、关工委志愿力量也纷纷入驻。
借此教育合力,老师爱讲理论的思政课,变为了各行各业“活教材”现身说法。去年,永川6位区级领导、100余位镇街部门领导干部、30余位社科专家走进校园,与同学们面对面交流。
“在同学们走进陈子庄故居和艺术陈列馆,临摹大师作品、了解家乡文化的同时,我们又培养了100名小小讲解员,激发他们自主学习和传播的积极性。”子庄小学党总支书记王伟表示,让孩子们从“听众”变成“讲师”,“以文化人”的实践模式正助推思政教育发生着从知识灌输到价值引领的可喜转变。
重庆城市科技学院的同学们也忙着打磨一台思政情景剧——《“芯”征程》,该剧讲述了老一辈科研工作者研制我国第一块PMOS型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故事。学生们在沉浸式演出中加深了对科技报国时代担当的感受和理解。结合这部情景剧,该校培育的上百名“思政主播”还挖掘了不少素材,制成微视频上传社交媒体平台,在动手实践中让思政知识潜移默化地入脑入心。
《光明日报》(2025年04月02日 08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相关文章:
- 重庆发布“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品牌 打造市民“家门口”的文化“花园”
- 咸阳市育才田家炳中学心理课堂之探寻压力缓解之道
- 河南开封龙亭区:聚焦涉税需求 提供精准服务
- 内蒙古与北京大学开展思政课“手拉手”集体备课暨云上大练兵活动
- 重庆粉丝邀请卤鹅哥终身免费吃火锅
- 赵乐际主持召开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二次委员长会议
- 书香满载的校园是什么样子的?济南高新区科创路学校里有答案
- 袁家军会见中国建设银行董事长张金良一行
- 重庆第37个爱国卫生月启动 健康集市受市民青睐
- 【视频】绥阳新闻来啦!
- 扬子晚报联手哈啰骑行举办“单车卫士”活动
- 重庆事业单位公开招聘16人!转需→
- 【研学之旅】高淳中专——“三色”青春绘华章
- “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第157场在山东济南举办
- 双手采新茶,劳动绽芳华 峨眉山高桥镇小让学生体验劳动之美
- “疆电入渝”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重庆段完成走线验收
- 广州问界M7交通事故“产品责任纠纷”一案将开庭审理:赛力斯、华为等8家公司被列为被告
- 渝万高铁重难点工程平顶丘隧道施工获重大进展
- 建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
- 走出教室,走进自然:小学生的山林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