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闷在教室里 现在跟着地图走——重庆永川多措并举打造鲜活的思政课堂
光明日报记者 张国圣 黄汉鑫
“以前总闷在教室里,现在跟着云地图走,思政课变得完全不一样了!”日前,来到重庆永川规划展览馆,永川上游小学学生强雨祺兴奋地体验着VR技术还原的永川城市变迁,“通过AR扫描展品,还能听到文物背后的故事。”
现在,利用一张串联起永川桂山公园革命烈士纪念碑、集成电路创业史陈列馆等35个点位的“红岩铸魂”永川思政地图,当地已有10万名学生通过线上资源、9万余人次来到线下场馆,借助数字技术穿越时空,聆听更为生动的思政课。
“数字赋能思政教育之外,我们还改善过去思政课的‘孤岛’状况,打通学校、家庭、社会资源协同育人。”永川区教委主任具荣海说。
针对大中小学思政教育存在的“学段断层”“校际壁垒”“家校脱节”问题,永川构建“政—校—家—社”四方联动机制,整合100余位专家、3000余名教师、1.1万名志愿者,建成包含330余节精品课程和200余个实践案例的大思政教育资源库。在“教联体”框架下,当地妇联、团委、关工委志愿力量也纷纷入驻。
借此教育合力,老师爱讲理论的思政课,变为了各行各业“活教材”现身说法。去年,永川6位区级领导、100余位镇街部门领导干部、30余位社科专家走进校园,与同学们面对面交流。
“在同学们走进陈子庄故居和艺术陈列馆,临摹大师作品、了解家乡文化的同时,我们又培养了100名小小讲解员,激发他们自主学习和传播的积极性。”子庄小学党总支书记王伟表示,让孩子们从“听众”变成“讲师”,“以文化人”的实践模式正助推思政教育发生着从知识灌输到价值引领的可喜转变。
重庆城市科技学院的同学们也忙着打磨一台思政情景剧——《“芯”征程》,该剧讲述了老一辈科研工作者研制我国第一块PMOS型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故事。学生们在沉浸式演出中加深了对科技报国时代担当的感受和理解。结合这部情景剧,该校培育的上百名“思政主播”还挖掘了不少素材,制成微视频上传社交媒体平台,在动手实践中让思政知识潜移默化地入脑入心。
《光明日报》(2025年04月02日 08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相关文章:
- 大暑至!重庆未来天气如何?一起来看→
- 社区来了合伙人(神州看点)
- 荣昌陶上刻画8D魔幻重庆什么样?来这场展览看
- 重庆市潼南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88批次食品安全抽检情况的通告 (2025年第4号)
- 7月1日起,铁路再调图
- 图片报道
- 重庆传统毒品滥用人数下降 毒情形势总体向好
- 感谢你用无声的爱伴我成长|超人老爸·父亲节专题
- 数学课为何用“半条被子”开场
- 《云游·大足石刻》等重庆3项目入围!2025年度中华文物新媒体传播精品推介项目名单公布
- 无人机灯光秀又整活了丨重庆新增一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 青春热血 篮下争锋——新密市岳村一初中举办校园篮球比赛活动
- 疆电千里入巴渝(经济新方位·重大工程一线)
- 意大利强推《安全法令》引发争议
- 北碚巡察扬剑除隐患 “危桥” 蝶变“放心桥”
- 吉利汽车与重庆产业母基金合资框架协议生效 成立千里合伙企业
- 快来购票!「爽爽贵阳·贵马专列」已就位
- “5·26 我爱路”进校园 重庆萌娃收下这份“安全伴手礼”
- 缙云山生态修复带动产业升级 重庆北碚走出“点绿成金”发展新路
- 锤炼严实作风 凝聚发展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