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库文章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晚潮|又见春光到楝花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3 15:23:00    

潮新闻客户端 钱江湾

每当暮春之时,我总为淡紫色的苦楝花叫着屈。同样是类似色系的春花,紫藤花常常成为游人争相追逐的繁花,杭城赏紫藤的地方并不多,如花圃长廊、花港长廊、植物园长廊、华家池长廊等,挨个儿被翻了个遍,而苦楝花呢,带着些落寞的惆怅,孤寂地飘忽在春末夏初的交界处,编织着独属于这个时节的温柔与眷恋。

楝树,又名苦楝、森树、火枪树、金斗木、花纹木,好听点的叫它翠书、紫花树相心树等。楝花,也叫练花,在春花争艳的舞台上,它实在是个微不足道的小配角。并且,比起四季的各色名花,它不如荷花的高洁、菊花的隐逸、桂花的馥郁、梅花的傲骨,它显得太过平凡,许多生于都市的人甚至都不认识它。可这又何妨?它依旧在时光的角落里,诗意芬芳地盛开着,用淡雅碎细的紫光,为渐逝的春光添上一抹别样的色彩。

前几天路过江陵路,不经意间瞥见钱塘春晓花园外面那株十分高大的苦楝树,长着一头茂密的淡紫色楝花,恍惚间便觉得春光真的要离去了,就像谭校长歌中所唱的:“我最不忍看你,背向我转面,要走一刻请不必诸多眷恋。”春的离去,总是让人满怀不舍。可时光的车轮从不停歇,它带着春的绚烂,缓缓驶向夏的远方。

唐宋时江南有“二十四番花信风”之说。谷雨时节,牡丹、荼蘼、楝花,便是三种典型性的花讯。这三种花讯里,苦楝花是最寻常不过的了,许多人叫它“晚客”,因为它是春天最后一种花,而我对它却怀有最深的记忆。

儿时,祖上传下的老宅小院子里,有三株苦楝树。那时的它们,树龄尚轻,不过是几年的光景。夏天,蝉儿会停在稀疏的枝头,叫声断断续续,似是怕惊扰了午休的我们,远不如田间的蝉儿那般肆意放开嗓子叫。奇怪的是,在我十多年的乡间生活里,却从未见过它们开花。究竟是我的记忆出了错,还是这些树都是雄树开不了花?这个疑问,一直萦绕在我的心头,成为了一个解不开的谜。

直到若干年后,在不远处一家老伯家的河边,看到一株高大威武的苦楝树,开满了紫色的小花,才知道原来陪伴着我长大的这种树,也能开得如此这般美丽动人的,原来它们也有自己的春天的!

到了城里,有意没意的,我都会留意一下苦楝树的生存状态。暮春时我爱去西溪,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苦楝树随处可见,能停下平时忙碌的脚步慢慢欣赏,好像是与曾经的故交闲聊着陈年旧事。

去年五一前,我专程去运河两岸赏楝花。运河之上,运输船频繁驶过,激起阵阵涟漪。卖鱼桥边,有几株苦楝花在风中轻轻摇曳,细细的紫花仿佛带着淡淡的伤感。春天的离去,就像断奶的妈妈,狠心而决绝,头也不回地离开嗷嗷待哺的稚子。站在苦楝花下,一种淡淡的离愁别绪便不由自主地涌上心头。

北新关附近的那几株楝树更为壮观。历史上这里赫赫有名,是京杭运河上临近老皇城的重要码头,曾经商贾云集,大量的货物在此中转,承载着无数的历史记忆。临河的青石板上,三个纤夫的雕像栩栩如生,诉说着往昔的繁忙。

视线穿过纤夫的身影,便能看到一株开满淡紫色碎花的苦楝树。嫩绿的叶片与紫花相互缠绕,花梢伸向春水翻腾的河道。河岸边,还有几株差不多树冠的苦楝树,斜斜生长着,枝桠密集,看起来已有二三十年的树龄。一只不知名的鸟儿,静静地停栖在树上,一动不动,与这暮春的景致融为一体。忽见这满树繁花,我满心惊讶,从未想过城里的苦楝树也能开出这样美丽的花朵。

后来,我又很欣喜地看到网上一部分摄影爱好者四处寻觅杭城最美苦楝花的视频。循着一位网友的指引,我来到邻近白马湖的汤家井社区。在一片油菜花田旁,有一株孤独的苦楝树,它开得格外繁茂,与周围稀疏的树叶形成鲜明的对比。此时,油菜花早已结籽,枯黄一片,而苦楝树下的稻田还未播种,这株苦楝花独自欢舞着,虽孤独却不哀怨,仿佛像一个忠贞的卫士,在坚守着春天最后一抹绚烂。

走近它,我心里吟诵着杨万里“只怪南风吹紫雪,不知屋角练花飞”的诗句,仿佛与这位南宋诗人在暮春的郊野相遇。双休日社区大多门户紧闭,而邻近一座不知名的寺庙却热闹非凡,门前的停车位满满当当。南风吹来,苦楝花如紫雪般飘落,带着阵阵淡淡的香气,那满树繁花,正对着行人热烈地绽放,似在诉说着春的不舍。

苦楝树是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树种,它的花开在乡村道边河畔,也开在古代文人的笔下。除了我喜欢的诗人杨万里写过楝花,其他许多名人也吟咏过它。最有名的莫过于南宋诗人詹慥的句子,这位当过信丰县尉的福建人,在《寄胡籍溪》中曾说道:“雨过溪头鸟篆沙,溪山深处野人家。门前桃李都飞尽,又见春光到楝花。”

晚春花事渐尽,深山溪水人家却是春光依依,田园里盛开的楝树花特别悦目,好像渐行渐远的春光又转到门前屋后如紫云一般的楝树花上了。楝花被作者赋予了独特的情感与韵味,桃李飞尽的晚春,楝花作为最后一抹春色是那样的可贵!

王安石曾写过“小雨轻风落楝花,细红如雪点平沙”,细雨蒙蒙中红紫色的楝花纷纷飘落,点缀在平沙之上,宛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在这轻柔的雨与风之中,楝花的飘落,似乎也带着几分诗意的忧伤,让人不禁感叹时光的流逝。

其实王安石还写过好几首楝花诗,他在另一首《书湖阴先生壁》中说:“桑条索漠楝花繁,风敛余香暗度垣。”楝花繁花似锦,幽香暗度,叫人不得不爱!

在江南任职多年的苏轼,春天里也有楝花风飞的印象:“钓艇归时菖叶雨,缲车鸣处楝花风。长江昔日经游地,尽在如今梦寐中。”熙宁六年的除夕夜,奉檄赈济常润饥民的苏轼在常州度过,回想起自己历经的暮春往事,乘钓艇归来时,雨打在菖蒲叶上如跳珠作响,剥茧抽丝的缲车在楝花风中响个不停,宦游之地,一切都恍如梦中。这和他在《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中“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所描绘的乡村暮春景象相呼应,暮春楝花盛开之际,在杭州通判任上意气风发的时光特别令人难忘。

暮春时节,看着楝花在风中摇曳,思绪总会不由自主地飘向远方。那些关于春天的回忆,那些曾经的美好,都在楝树下翻腾。

杭城西湖周边,楝花特别少见。或许是因为西湖的春花太过耀眼,掩盖了这一平凡却又独特的花朵。可在我的心中,那些与楝花相伴的时光,却永远不会消逝。它们如同陈酿的美酒,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发醇香四溢。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