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游的烟火气里打开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不能只是口头上喊劳动、课堂上讲劳动,应该坚持因地制宜,创建多元的教育场景
春暖花开,正是踏青赏春的好时节。近日,湖南某中学的春游视频引发网民点赞。视频中,八年级的学生自带食材,就地用砖块垒起简易的灶台,开始生火做饭,做饭过程相当娴熟,时不时还能熟练地颠锅,引来现场“哇”声一片。眼下,背着锅碗瓢盆去春游,已经成为春日里郊外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学生全程自主进行生火、切菜、掌勺等,沉浸式体验劳动的乐趣与成就感。
好的劳动教育如同春雨,润物细无声。为何一场春游活动会受到学生的青睐、家长的点赞,并引发网友的共鸣?最关键的原因在于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劳动体验,每个人都尽情参与其中,在角色分工中一起动手实践、出力流汗、共享成果,在汗水中淬炼品格,在协作中培育责任,在实践中理解生命。
劳动教育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必要途径。随着社会对未来人才综合素质要求的提升,开展中小学劳动教育亟须重塑观念,努力消除升学压力、师资不足、协同不够等多重因素影响,在高质量落地落细落实中增强学生的劳动素养。
劳动教育不能只是口头上喊劳动、课堂上讲劳动,应该坚持因地制宜,创建多元的教育场景,保证每一名学生都有必要的劳动实践经历。我们欣喜地看到,很多中小学校积极探索开展劳动教育的新途径,构建起连接课堂与生活、学校与社会的新型教育生态。借助春游、秋游、研学等活动契机来开展劳动教育,就是很好的探索。一方面,劳动教育具有显著的实践性,只有让学生走出“标准化”教室,走进真实的生活场景进行动手实践,才能在认识世界的基础上获得有积极意义的价值体验;另一方面,劳动教育具有突出的社会性,学生在分工协作过程中,无形推动了劳动中的关系重构,当学生主动承担洗碗任务,虚心请教生火技巧时,劳动也就创造了平等对话的空间,让每个人都有参与感。
在活动设计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学生劳动过程中的体验和感悟,不仅要让学生参与“春种一粒粟”的播种过程,还要带领学生体验“秋收万颗籽”的丰收喜悦。例如,现在很多中小学校都构建了“开心农场”等劳动教育实践场地,指导学生播种之后,更要注重带领学生参与耕耘的全过程,学会根据幼苗的生长周期来松土、施肥、除草等,精心呵护直至开花结果,享受校园中弥漫的书香、花香和果香,形成劳动教育的完美闭环,让学生获得劳动体验、习得劳动本领、创造劳动价值、享受劳动成果。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好的劳动教育,从来都不是在无菌实验室里培育的标本,而是在生活的土壤中生长出的坚韧植株。暮色中的野炊营地,当学生们把余烬埋进土坑,将垃圾分类装袋,这些细微处的劳动自觉,比任何说教都更有力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让孩子们在躬身实践中收获成长,让青春在辛勤劳动中绽放芳华。
(作者系浙江省金华市第五中学教师)
《中国教育报》2025年04月09日 第02版
作者:廖周敏
相关文章:
- “太阳花”绽放 点亮教育新光
- “乐购崂山 悦享生活”——2025年青岛市崂山区投入1800万财政资金促消费
- 提灯引路,赋能前行——区教研室初中英语教研员孙英英老师莼湖中学调研纪实
- 负面清单持续“瘦身”激活中国市场
- 云南:规范公办中小学校代收费财政票据使用行为
- 鸿星尔克携手宇树机器人,以国民科技重塑国民运动新体验
- 清风扬正气 书香润心灵
- 强化交通安全 阳兴大道部分路段装上防撞护栏
- 福州:社区特教课堂的台胞志愿者 用运动点亮“心青年”的未来
- 小小双手“种”希望
- 【乡村行˙看振兴】合水县蒿咀铺乡张举塬村:发展中药材产业 壮大村集体经济
- 人形机器人赛道跑出“工业派”黑马,首个“省战新直投项目”实现硬核突围
- 【烟台日报】培育智能制造国际化工匠 烟台首家德国AHK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在龙口市高级技工学校举行
- 华为全场景生态「亮剑」消博会,读懂智慧生活的进化论
- 聪明又灵巧,机器人如何做到
- 未成年驾驶电动车发生事故致他人死亡,父母被判承担巨额赔偿
- 金蝶云数智化转型大会武汉站收官
- 2025联影创新大会:医疗智能体重构未来医疗范式
- 萌娃亮风采,班班展常规 眉山东坡苏洵小学举行一年级课堂常规展示活动
- 桃源县文星小学开展信息素养学生作品竞赛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