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库文章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超少年”IP闪耀巴陵!岳阳楼区沉浸式德育实践点燃城市文化新活力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8 17:02:00    


5月17日,东风广场成为千年巴陵的“活态课堂”——岳阳楼区“超少年”IP形象揭幕仪式暨德育街之我是岳阳小推荐官大型户外亲子活动在此盛大启幕。数千名师生家长与市民游客穿越四季主题街区,见证“超少年”品牌从创意到落地的全链条创新,感受“教育即生活”的沉浸式育人场景。


IP揭幕:航天英模精神照亮少年成长之路

在张超烈士的父亲与市区领导共同见证下,融合现代科技感与传统纹样的“超少年”IP破茧亮相。这个头戴飞行帽、佩戴红领巾的Q版形象,既承载着对“逐梦海天的强军先锋”张超的深切缅怀,更以梁启超《少年中国说》集字的“超少年”标识,锚定“忠诚勇敢、先忧后乐”的精神内核。同步上线的“超少年说”微信公众号(原“岳阳少年说“)推出AI小助手,以“线上打卡+线下体验”双模式构建德育新生态。


家长李女士指着IP形象表示,“这种充满科技感的设计一下就抓住了孩子们的兴趣,红领巾和团徽的细节特别好,让爱国教育变得可触可感。”



四维街区:二十四节气里的沉浸式成长

以四季流转为脉络的四大主题街区,将二十四节气转化为24个特色展区,构筑起“可游可玩可传”的教育矩阵:


春绿・国防街:岳阳市第七中少年讲述“零下40度抢修装备”的红色传家宝故事,花板桥学校“国防物资运输”体验区里,孩子们驾驶玩具车穿梭“封锁线”,用童声诠释“钢铁长城”的分量。


夏红・国潮街:枫树小学剪纸工坊里,岳阳楼纹样在红纸上灵动舒展;东方红小学“戏韵巴陵”展区,小武生甩动翎子演绎非遗戏曲;洞氮小学艾漆工坊内,汉服小讲解员示范“大漆入水温成纹”的古法技艺,千年非遗在童手中焕发新生。


秋黄・劳动街:千亩湖小学美食坊飘来酱香,学生们制作兰花萝卜、平江酱干,用刀工与火候传递“舌尖上的岳阳”;站前小学“美食手工坊”里,小厨师们系着围裙揉制岳阳特色点心,将劳动教育融入烟火气。


冬蓝・心育街:亲子对话亭内,心理咨询师引导家庭绘制“情绪彩虹图”,在色彩碰撞中完成心灵沟通,让“心育”成为寒冬里的温暖底色。


三十余所学校各展所长,朝阳小学“岳阳地标飞行棋”、郭兴小学“草编毽子”等创意项目,让街区成为没有围墙的教室。



职业体验:千名少年化身城市文化“摆渡人”

活动现场,“集章打卡”机制掀起参与热潮——亲子家庭完成国防教育、非遗体验等10项任务,即可兑换限量版“超少年假日蓄能章”。孩子们为集齐印章,争相挑战“小小导游”“安全监督员”等角色:岳阳楼小学六年级407班“小推荐官”梁志兴用扩音器讲述“先忧后乐”精神,洞氮小学汉服少女在艾漆工坊接待数十批游客,郭兴小学“农产品推荐官”熟练推销本地特产……


“为了当好‘小推荐官’,孩子查资料到深夜,今天居然能脱稿讲10分钟!”家长蔡女士翻看孩子的集章手册,“这种‘玩中学’的模式,比补习班更能激发内驱力。”



品牌升级:从线下场景到全域生态的教育破圈

除IP形象外,岳阳楼区同步发布德育品牌LOGO——由白杨坡小学学生刘敉安与父亲共同设计的形象,以飞行元素呼应张超精神,红领巾与团徽彰显政治底色,Q版造型契合青少年审美。该LOGO将作为区域教育标志,应用于各类活动,并通过“超少年说”公众号AI助手实现线上线下联动。


“当城市成为课堂,每个孩子都是文化传承的‘活载体’。”岳阳楼区教育局负责人表示,活动中产生的优秀讲解视频、非遗作品将纳入岳阳文旅宣传素材,形成“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的裂变效应。


暮色洇染之际,广场上华灯焕彩与童声琅琅相和成韵,恰似千年巴陵文脉与青春诗行的即兴合章。这场融合红色基因、非遗传承、劳动实践的教育实验,不仅让巴陵文脉在沉浸式体验中“活”起来,更让“超少年”成为新时代少年逐梦的精神图腾——正如现场展板所书“少年超,则岳阳超;少年强,则中国强。”



来源:岳阳晚报全媒体 记者 黄诚成 方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