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库文章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垃圾清理不及时、卫生设施不足……个别海滨景区软硬环境尚存“短板”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6 08:06:00    

小傅家庄海滨浴场垃圾未及时处理。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杨薪弘 摄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杨薪弘 张婷

暑意渐浓,我市各大海滨旅游景区再次迎来大量游客。记者走访一些热门景区发现,景区软硬环境建设水平均有显著提升,但个别景点仍存在卫生设施不足、公共空间遭占据等问题。

露营环境有点乱

连日来,记者沿滨海路海岸线探访了多处海滨景区,看到卫生情况普遍不错,但一些露营扎堆的区域,环境卫生有待进一步提高。

在傅家庄与银沙滩海滨浴场,客流量较大,架设帐篷露营的游客很多。记者看到,沙滩上饮料瓶、一次性拖鞋、塑料袋、卫生纸等垃圾不少,部分区域的垃圾桶已堆至溢出,散落的垃圾与海滨风光形成鲜明反差,既影响环境整洁,也给后续清理增加了难度。

在小平岛滨海栈道附近一处海滨露营地,记者看到空地上有许多一次性纸杯、餐盘、竹签与食物、调料残渣等垃圾。附近公示牌显示,这一区域内按占用面积收取卫生费。在附近露营的另一拨游客告诉记者,此处的露营者刚刚离开,可能认为已经交了卫生费,就丢下垃圾直接离开了。露营地工作人员介绍说,保洁工作每天从清晨5时持续到晚上10时,但游客丢弃的垃圾太多,有时候确实清理不过来。记者采访时看到营地周边设有数量充足的垃圾桶,但仍有露营者随意丢弃垃圾。

设施不足引吐槽

在石槽海滨浴场,沙滩服务中心的换衣规定令游客颇感不便。记者采访期间有工作人员表示,仅在该中心消费的游客可免费更换衣服,未消费则无法使用。不远处,一块“此水管为私人所有请不要擅自使用,违者罚款20元”的标牌格外醒目,而整个浴场仅公共卫生间内设有一个水龙头。“冲个拖鞋都得跑老远,实在不方便,应该多设几个公用水龙头。”一位正在处理拖鞋的游客无奈地说。此外,尽管浴场划分了明火区,但仍有不少市民在无明火区违规烧炭。

傅家庄公园海滨浴场也存在设施管理问题。7月13日傍晚6时许,记者在现场看到,救援瞭望台上空无一人,救援室也处于关闭状态,若此时有突发情况,应急响应恐受影响。据了解,该浴场东西两侧的淋浴间已完成升级改造,但记者走访时,淋浴间始终未对游客开放,不少结束游玩的市民只能带着一身沙石离开。此外,连接傅家庄与小傅家庄海滨浴场的木栈道,因长期风吹日晒,已褪去原有颜色,木板边缘也略显陈旧影响美观。

公共空间被占用

今年6月,银沙滩公园海滨浴场升级改造时新建了数十处木质地板。这些新增设施本是为市民游客提供休憩便利,却被个别人员长期占用——记者看到,有人占用木质地板开展帐篷租赁业务,游客离开后,租赁者仅简单清理卫生,帐篷却长期留存,导致公共空间被占用。

“说是免费给大家用,可稍微来晚点就没位置了,得一大早来‘抢’才行。”一位常来此处的市民告诉记者,公共资源被占用无疑让观光旅游体验打了折扣。

短评

海滨管理要下足“绣花功夫”

万恒

当暑气裹挟人潮涌向海滨,我市各大海滨景区的碧波银沙、崭新栈道,无不展现着城市为提升旅游体验付出的扎实努力。软硬环境整体改善的底色下,个别景区却仍被“短板”所困——卫生设施捉襟见肘,公共空间遭蚕食,令游客体验打了折扣。

石槽浴场“消费换衣”的尴尬规定、傅家庄淋浴房改造后迟迟未开放、安全瞭望塔值守缺失……这些问题凸显服务供给与游客需求的错位。景区管理并不能光靠一纸规定或一次升级,而在于设施能否真正服务于民。同样,银沙滩新增木质平台被变相“私有化”成为长期帐篷摊位,既违背了公共资源普惠的初衷,也暴露管理的滞后与被动。

除了相关部门加强管理,广大市民游客也应自觉遵守文明规范,方能共塑美丽风景。沙滩上散落的饮料瓶、一次性餐具,以及“付费即可随便丢垃圾”的认知误区,折射出部分游客公共意识的淡漠。大自然的馈赠和工作人员的辛勤投入无法承受随意挥霍,“垃圾随人走”理应成为每位游客的行动自觉。

大连“国际滨海旅游目的地”的美誉,来自碧海蓝天的自然禀赋,也来自745万大连人的共同努力,是城市与游客的双向奔赴。补齐海滨景区存在的短板,不仅需要管理部门在细微处下足“绣花功夫”,更依赖每位市民和游客以自律擦亮行为底色。唯有如此,方能真正展现七届“全国文明城市”的底蕴和温度。